烈日炙烤著乾裂的土地,月芽村的蓄水池已經見底。
茉莉站在田埂上,望著村民們一桶桶從水池裡打水澆灌作物,眉頭緊鎖。
最近,她持續給月芽村和新月社群供水澆地,但是乾旱情況越來越嚴重。
楊超有些憂慮:“咱們空間的大湖,水容量只有四分之一了。再這樣下去,空間的水也要枯竭了,土豆和紅薯雖然抗旱,但長期缺水會導致減產至少四成。”
茉莉當即聯絡了趙團長,請求趙團長帶他們去儲水。
第二天,軍用直升機載著他們飛往太湖。
當直升機盤旋在太湖上空時,茉莉倒吸一口涼氣——曾經煙波浩渺的湖面如今縮水了近半,裸露的湖床上積著厚厚的鹽鹼。
“抓緊時間,”趙團長神色凝重,“這是華東地區最後的大型淡水湖了。”
茉莉降落在相對完好的湖區,將手探入水中。
空間裡的湖泊如同巨鯨吸水,短短兩小時就蓄滿了清澈的湖水。
臨行前,她還不忘收集了幾大桶太湖特有的銀魚和水草。
回到月芽村,茉莉立即組織灌溉。
“今晚全村通宵澆水!”她開啟空間,清洌的太湖水透過臨時鋪設的竹管,源源不斷流向乾渴的田地。
新月社群的坡地上,程峰正帶著學生們挖溝引水。
當清水終於浸潤焦土時,孩子們歡呼著用手捧水喝:“好甜!比井水好喝多了!”
三天後,奇蹟發生了——
原本蔫黃的土豆苗重新挺立,葉片重新變綠。
紅薯藤蔓瘋狂生長,很快覆蓋了整個壟溝。
扒開土層,能看到指頭大小的新薯已經成形。
“這下穩了,”老孫頭蹲在地頭,愛惜地撫摸著一株土豆苗,“再撐二十天就能收穫了!”
茉莉望著重新煥發生機的田野,輕輕舒了口氣。
她空間裡還存著大半湖水,足夠應對接下來的旱情。
這場與天爭糧的戰役,他們又一次佔了上風。
茉莉:“現在玉鐲空間大大擴充了,我想讓村民們多種些菜,尤其是要種速生蔬菜,種好後,可以放在空間保鮮。萬一再有什麼天災,隨時可以拿出來用。”
楊超:“何止是蔬菜,我深深覺得,我們以後不管是種糧食,還是種蔬菜,都只種速生糧食和蔬菜,哪種生長期短,就種哪種。
萬一天災就像沙塵暴一樣,突如其來,把沒有長好的糧食和蔬菜都毀了,太讓人心疼了。”
第二天一早,茉莉就聯絡了科研基地的周院士。
\"我們需要所有能快速成熟的種子,\"她對著通訊器說道,\"生長期越短越好。\"
周院士的聲音透著興奮:“正好!我們剛培育出'閃電'系列——40天成熟的小麥、30天的白菜、25天的蘿蔔!還有'應急薯',塊莖20天就能採收,雖然個頭小,但產量驚人。”
三天後,直升機送來了第一批種子。
茉莉和楊超立即召集兩個社群的骨幹開會。
“從今天起,所有空置的農田全部種速生作物。月芽村主攻糧食,新月社群負責蔬菜。到時兩個社群交換。”
村民們看著種子袋上標註的生長期,議論紛紛:
“40天的小麥?真的假的?”
“這蘿蔔種子怎麼是紫色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