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想得太樂觀,我們這是給人修墳建墓的活兒,說起來不太吉利,不過難得你有這份心,沒事的時候想來就來,我們歡迎你。”
三叔對楚森還真挺看重的,這點出乎我的意料,這讓我多少有點不服氣,因為三叔對我這個堂侄子明顯沒有對楚森那麼好。
出了墓井我們三叔帶著我們人手一鐵鍬開始挖泥,而挖出來的泥巴全部堆在了靈棚四周,又在泥巴上澆上水軟和成泥團,之後帶著我們去拔了一堆草和在泥團中,隨後他將泥團一層層的夯實起來,一夜的功夫圍著靈棚壘出了四面泥巴牆。
雖然靈棚不大,但我還是累得腰痠腿疼,可看兩名長輩那叫一個氣定神閒,缺乏鍛鍊啊,我這年輕輕的體能還不如兩中年人。
不過三叔保屍的手段也能很直觀的看出來,既然屍體只能在土層下儲存,那就在土上再造一處土堆,只要將屍體封入土屋中就相當於是埋入土裡了,這點子真是簡單實用。
四面土牆中朝北一面沒有封死,留了一處入口,三叔道:“得背屍了,你們誰來?”
沒等我說話,楚森當仁不讓的道:“當然是我來,做一件事得有頭有尾。”
三叔雖然沒說話,但讚許的點了點頭。
於是楚森再一次下了墓井,背屍去了。
背屍在土工這行可是一門大學問,絕不是把屍體背起來那麼簡單。
“標準的背屍”分為幾個步驟,首先是身著老鼠衣,也就是有許多小口袋的夜行服,其次是下棺前要用一種特製的繩子圍繞胸口捆出橫五豎四類似於蛛網的繩網,這在土工行裡稱之為“生死牆”,意思是攔在活人和死人之間的一堵牆。
“建好生死牆”後就是下棺了,也稱之為“下墩”,背屍絕不是個死活兒,人下了棺材有可能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狀況,比如說楚森今天遇到的狀況就屬於突發狀況,所以註定背屍人得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以及超人的體魄,這二者缺一都做不了背屍人。
如果一切安穩,接下來的背屍也是大有講究,首先背屍人四肢的柔韌性一定要好,因為捆屍體時人必須是背對死屍,所以胳膊得往後彎,其次速度得快,因為繩子不是在屍體身上穿一道,至少得穿來回三道,這樣屍體才能“立得住”,而在屍體身下穿三道繩子的時間不能超過五秒鐘。
這活兒真要做起來可不是說的那麼簡單,揹著身在五秒內將一根繩子繞屍體腰部以上、脖子以下部位纏繞三次,難度可想而知。
纏繞好了之後再將捆屍的繩子兩端拴在自己的腰上,雙手扶住棺材兩邊腿上使力帶著屍體站起身來,這就是背屍的整個過程。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絕對不能摔倒壓在屍體上,因為屍體很有可能已經腐爛,一旦人壓在上面很有可能造成屍爆,而屍爆不僅僅只是噁心人,也會對人造成傷害。
還有一種危險就是可能會遇到“屍抱”,至於屍抱的原因就說不清了,三叔說他有一位叔伯兄弟,就是因為遭遇屍抱而丟了性命,被人發現時他已經因為缺氧而渾身變成了青紫色。
至於屍體為什麼會死死抱住人,這個道理至今也沒人能說清楚,因為屍抱也不屬於屍變。
總之切記一點就是不要摔倒在屍體上,否則很有可能會招惹上大麻煩。
當然三叔既然同意楚森去背屍,就是因為他知道牛林的屍體不會發生任何異變,楚森最多就是花點力氣。
而楚森是真想進這行,居然真的去把屍體從墓井裡背了出來,進了土屋擺正後轉而退出。
三叔用泥巴封住出口就相當於是一處密封的墓穴了,他鬆了口氣笑道:“就等棺材來了。”
留下來守靈棚的是羅天寶,我們則精疲力盡的回去休息了。
在這之後五天我們都沒有去牛林墳地,第六天我問三叔笑道:“二哥先回龍華村了?”
“沒有他得守著靈棚。”
我吃了一驚笑道:“這六天他人一直在那兒待著呢?”
“是啊,你以為修墳就是做法事,顯手段嗎?這裡面很多活兒都是熬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