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停止了識海當中觀想的執行緒,全部拿出來開始參悟起來。
一個執行緒記憶地上的靈氣流轉變成的陣法,能夠活躍靈氣並顯現和強化道韻的真的絕對珍貴,是可遇不可求的機緣。
第二個執行緒則是努力觀察和記憶天上那個龐大的靈氣結構。
哪怕沒辦法將整個結構都記下來,也至少要記下其中一部分。
天上那個龐大的靈氣結構絕對隱藏著巨大的秘密。
第三個執行緒則是在觀察夢清漪,準確的說是觀察夢清漪身上流轉的那些靈氣。
第四個執行緒則是專門負責對比分析前面三個執行緒的觀察結果,尋找其中的規律。
最後一個執行緒則是一邊關注周圍的道韻,一邊分出點心力觀察藏劍真君渡劫的情況。
在蘇哲看來,陣法和天上的靈氣結構比藏劍真君渡劫時顯現出來的道韻更加值得參悟。
然而不管是地上的陣法還是天上的靈氣結構,都太過複雜與龐大。
即使蘇哲用多執行緒思維和能量視野,想要將它們記下一部分也十分吃力。
好在夢清漪身上的靈氣流動讓蘇哲找到了破局的點。
夢清漪藉助元嬰修士渡劫的機會不斷地嘗試煉化靈氣,成為真正的修士。
可是每當她體內的靈氣積累到某個標準,就會被環繞在她身邊的那些靈氣流動同化,變成那些靈氣流的一部分。
這個“同化”的過程卻正好方便了蘇哲的觀察與參悟。
地上的陣法和天上的靈氣結構都已經是完整穩定的結構了。
它們的功能或許很多也很玄奧,但是真正的運轉過程都隱藏在內部。
蘇哲即使有能量視野也只不過是霧裡看花。
而夢清漪身上的靈氣流動會因為夢清漪本人的變化而改變。
這些靈氣流動同化夢清漪修為的過程,本質上就是這種型別的龐大結構從無到有產生的過程。
並且,夢清漪積累的靈氣很少,可能只夠支援這種靈氣結構最微小的組成部分。
而這恰好方便了蘇哲學習。蘇哲現在也只有煉氣修為,需要更多靈氣特殊結構他也組不出來。
他都不能確定,他記下來的那些基礎結構內部,是否有更細小的變化。
好在就算他只學了形似沒學到神似,這些微小的靈氣結構總歸是能夠產生一些效果的。
從這些基礎結構入手,蘇哲也對地上那一座能夠活躍靈氣,激發天地道韻的陣法有了一定的感悟。
甚至對天上那龐大無比的靈氣結構,也有了一絲絲理解。
並且,蘇哲還發現,形成天劫的那種扭曲力量的總量越少,天上的龐大靈氣結構對它的壓制就越小。
表現到具體的天劫上面就是修士渡劫,渡到越後面,單一一道天劫的威力也就越大。
隨著時間的流逝,藏劍真君渡劫也漸漸接近了尾聲,而扭曲力量化作的劫雷也愈發強大。
數道雷劫劈下,連藏劍真君御使的那一把巨劍都變得坑坑窪窪了。
就在這時,一聲厲喝在所有人耳邊響起。
“藏劍出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