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眉眼一彎,隨著他一同唸了起來,“王曰:若昔大猷,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曰: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內有百揆四嶽,外有州、牧、侯伯。庶政惟和,萬國咸寧……”
朗朗讀書聲悅耳,二人坐在遊廊之下,邊上是一棵棵栽種的草木花卉,都長出了嫩綠的新芽,恰好此刻氣候怡然,襯得這未消的春天,愈發春光明媚。
讀完一篇後,他給她解釋:“這篇講的是周成王滅淮夷,回到王都豐邑,向群臣講明設官分職之法。王曰,定治理之法於未有動亂之時,安邦定國於未有危機之時。堯、舜稽考古制,建官職一百。內有國政之官與四大臣,外有州、牧與侯伯。選中適合的治國之策,天下萬國方可安寧,故設官不在於多,而在於賢也……”
他一邊說,她就在一邊聽,墊子太矮,他腰腹有傷,跪坐都不太方便,就乾脆直接坐在了面前桌子上,高度剛好。
晏華予跪坐在他身旁,手肘頂在桌上,用掌心撐著半邊下頜,微微抬頭看著他。
這一篇內容並不算多,祁晏休顯然對《尚書》熟讀於心,解釋起來很是輕鬆,有問題也能給她解答,再輔以其他的內容,晏華予幾乎是聽一遍就記住了,確實是比她獨自一人默默看書有趣的多,學的也更輕快一些。
“走吧,晌午了,去吃飯。”
晏華予還有些意猶未盡,不太捨得將書放下,卻被祁晏休拉著走了,“看了這麼久也要休息一下,一下記得太多,轉頭就忘了。”
她淺淺一笑,便由著他去了。
用完膳後,祁晏休又帶著她坐在園子的涼亭裡下棋,還拿出了一副三色棋盤。
“三子?怎麼下?”
她跪坐在他面前,疑惑地看向他。
自古棋盤多是黑白兩子,晏華予從小學的也是如此,可如今,擺在她面前的卻還有紅色第三子。
祁晏休用手執起一枚黑子,淡定地落在棋盤之上,這才抬起頭來看向她,目光中雖然帶著一絲笑意,但神情卻是無比認真,“棋盤之上三方廝殺,若要分勝負,三足鼎立之局便難以形成。因此可以黑白廝殺,三子作輔。”
僅這一句,晏華予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們要下的不是棋局,而是天下,在信王與晉王這二者爭鬥間,他與她皆屬從旁輔佐的第三子。
到了下午,祁晏休在花園裡教她射箭,這是他昨晚答應她的。
只是他身上有傷,不能做什麼太大的動作,因此便叫了一個侍衛來演示動作要領,差不多後,他就親自盯著她,規範她射箭的姿勢。
“左手持弓,右手鉤弦,注意調整呼吸,不要緊張,再舉弓。開弓時,弓弦挨於右側頜骨之下,拉弓手的肘尖與箭成直線或略高於箭,目視前方,瞄準箭靶,處於待發時手臂仍舊要持續用力……”
張弓,拉弦,想要將一支箭射出並刺穿敵人的身體,除了需要掌握的技巧,還需要一定的力氣,這些晏華予只能慢慢練。
好在她從小學跳舞,身體的力量還是有一些的,因此上手的很快。
然而射出第一支箭時,結果並不讓人滿意。
晏華予向來對自己要求嚴格,曾經學書畫舞樂,她樣樣都要做到拔尖,現在學射箭,她也是拿出了十二分的認真。
祁晏休在一旁看著,若有所思。隨後看她的動作還是稍微有些不規範,他便走上前去,手把手的帶她拉弓。
“放輕鬆,你越想要射中,便越會緊張,這不是一蹴而就的。”
他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掌心按在她的手上。晏華予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呼吸,跟著他的節奏,將手中的羽箭給射了出去。
結果正中靶心。
那一刻,晏華予好似隱隱找到了一絲射箭的樂趣,這種穩穩射中的感覺讓她著迷,好似在那一瞬間,能主宰他人的生死。
她調整了一下自己的訓練節奏,累了就休息,放鬆一下身體,休息好了就又繼續練。
就這樣,沒過多久,她終於一箭射中了箭靶,雖然沒有射中靶心,但她的眉眼還是露出了發自內心的笑意,轉頭看向祁晏休,就見男人也微微揚起了一絲唇角。
半天下來,練得有些久了,晏華予的手臂有些發酸,雖然祁晏休給她準備的弓比較輕巧,但也需要費一些力氣。
“堅持固然重要,但你若是每天這麼練,估計用不了多久,這手就廢了,要慢慢來,迴圈漸進,懂嗎?”日暮西下,他一邊給她揉著痠疼的手臂,一邊忍不住勸她兩句,雖然有些擔心,但看著晏華予疼得蹙眉的模樣,他還是忍不住覺得好笑。
“今日回去後,泡個熱水澡可以緩解一下。”
“謝謝皇叔。”
傍晚時,祁晏休將晏華予送出了府,隨後轉頭就去了書房,將這兩日堆積的公文全部處理了。
第三日,晏華予還是照常去了綏淵王府,祁晏休有事要出去,她就自己在那裡讀書練箭,到下午時,皇太后特意派了人來找她,將她叫進宮,看看這幾日選出來的幾個伴讀人選。
皇太后親自挑的人,晏華予本以為問題不大,然而看過名單後,才發現目前定下來的幾人中,有兩人竟分別是陳家的陳元姝,和李昭儀的妹妹李詞月。
這兩人,晏華予不是很認可。
打聽了下,才知道,原來是昨日姜氏又領著陳元姝進宮來了,不僅賣乖討巧,還說晏華予與她一見如故,二人一同出遊相談甚歡,晏華予還特意送了禮物給她。
皇太后一直希望晏華予能有多幾個聊得來的人,因為相比晏明珠的活潑,晏華予其實稍微顯得有些孤僻,身邊也沒什麼朋友。
突然看到陳元姝和她聊得來,再加上有陳皇后在一旁勸說,便暫時定了下來。
至於那李詞月,是李昭儀親自求到了皇帝的面前,皇帝特意來說的,皇太后不好駁了皇帝的面子,看對方也還不錯,是讀過書識禮數的人,便將她的名字加了進來。
說到這事,皇太后就忍不住嘆氣,“哎,說好親自給你挑的,可總是不如人願,你若是不喜歡,祖母便再去同你父皇說說。”
“沒事祖母,這二人我都見過,也還算合得來。這名單我先帶回去一份,看看哪個姑娘合適,最多後日我便來告知祖母。”她貼心地安慰了皇太后一番,卻並沒有立即應下。
報上名來的眾多人裡,皇太后一共挑了五個出來,再加上這兩人便是七個,然而,伴讀的名額卻只有三個。
這最後誰能留下來,還得晏華予自己來選。
晏華予並不急,畢竟是留在身邊的人,她還想再斟酌一下,然而,還不等她斟酌出個結果來,當天晚上出宮時,李詞月就先找上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