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九城下午17點30分,何雨柱走出了紅星軋鋼廠的大門,一會的功夫,何雨柱走回到了南鑼鼓巷的衚衕,天棚,魚缸,石榴樹...夏天的衚衕是四九城最迷人的地方。
“呦,兩位下棋呢...?”
何雨柱看著街邊穿著白色汗衫的兩位老人微笑點頭。
“下班回來了?”兩位老人家也是點頭微笑回應。
那時候沒有空調,所以傍晚的時候,大家都出來納涼,劉奶奶家轉轉,李大媽家玩會兒,過去的小院,夏天幾乎家家都敞著門,也不怕誰上家拿點什麼,都是住了好幾十年的老街坊,誰什麼樣兒,心裡都有數。
以前四合院就害怕棒梗,現在棒梗也大了,也不敢偷了,因為再偷真的就要送進去,棒梗也沒有這個膽子了。
7月的四九城多雨,過去衚衕裡那下水更是一言難盡,一到雨季,就怕院裡的雨水落不下去,給家淹了。
好在何雨柱住的四合院在高處,基本上淹不掉,何雨柱剛剛來到前院,吵雜聲就多了起來,家家門口一個大紅盆,盆子裡面都是水,這些水是曬過,留著晚上洗澡的。
只是這其實是不好的,因為太陽曬過的水含有紫外線,對孩子尤其的不好。
一聲怒罵聲:“別玩了,你還不快點寫暑假作業?”
前院的老太太開始催著孩子寫暑假作業,這家的老太太姓盧,大約60多歲,以前曾在達官貴人家裡做女紅,據說年輕時很漂亮,她做的衣服非常受人喜歡,特別是做的盤扣花樣多做功好,她還善長做嫁衣,許多大戶人家娶媳婦嫁女都請她做衣服,綾羅綢緞在她手中都不是問題,做出來的嫁衣又大氣又好看。
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是木匠,腿腳有些不太好,小時候得了小兒麻痺,不過,一首木匠活很漂亮,如果誰家的凳子壞了水桶漏水了,找上他二話不說就給你修好了,不會收一分錢。
老二是個補鍋匠,一臉鬍子巴茬,因為從事這個工作的關係,整天身上都是髒兮兮的,盧老二除補鍋還會鋦瓷器修茶壺,但他最拿手最有技術含量的工作還是補鍋。
盧老二在衚衕口有一個小攤點,是街道特批的,每天都有人來找盧老二補鍋。
盧老二會在當天早早的開門了鋪開補鍋攤,先對每一口鐵鍋仔細的檢視,看看有幾個漏眼,用粉筆做好標記,然後就正式開始補鍋的工作,首先用二炭(二炭是沒有燒透的炭渣,是從別人倒掉的炭灰中揀來的,不用花錢)升一個小火爐,小火爐升好後,在炭火中間放上一個象小茶杯一樣大小的融爐,融爐是用上好的黃泥做的,然後將碎鍋鐵放入融爐中,上面蓋上一塊鐵片。
這時就需要使勁的拉風箱,只一會熊熊燃燒的爐火便把融爐中的碎鐵融化了,他會拿一個事先準好的一小塊泥氈攤在手上,用鉗子夾上融爐小心翼翼地將融爐裡的鐵水倒一點點在手中的泥氈上,然後對準鐵鍋的漏點使勁地壓下去,與此同時在鍋裡面的漏點處也施用相反的壓力,一陣煙火散盡後,鍋就算補好了。
盧老大沒事的時候回去幫忙,兩家的孩子也會去,一家人現在還生活在一起,家中盧老太是絕對的權威,盧老大和盧老二都已經快四十歲的人了,盧老太是想打就打,兩人都不敢反抗的。
“王大媽,用不用我幫您擇韭菜啊”?
因為到了飯口,做晚飯的人也都了起來,一會的時間,更是滿院子的香味。
上班的張大哥、李大姐都回來了,
推著腳踏車,一進院就問:
“劉大媽,您家晚上吃什麼啊?”
都知道四九城人講究吃,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