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立即和秦淮茹分手

第140章 街機四小強

汪洋這種人是衛院子弟中心思活絡的,不過,心思活絡卻缺少運氣和智商,他們雖然將眼界開闊了,但是他們卻完全不懂裡面的東西,所以也導致了汪洋的屢屢碰壁。

就比如他們知道賭石,也知道一些粗縣的賭石技巧,也知道賭石可以一朝暴富,但是他們卻不精,這樣的人,進入賭石裡面就等於被宰的羔羊。

所以汪洋被宰的很痛,而現在汪洋又得知了搞錢的辦法,那就是錄影機和電子錶,知道張和民手中有貨,他就求自己的發小白玲。

因為汪洋知道張和民喜歡白玲,只要白玲願意出面,那麼他就一定能分一杯羹,所以他求白玲,而這個時候,終於白玲也是終於同意了。

跟著白玲走進了張和民所在的店鋪中。

此時的張和民正在玩遊戲機,而張和民玩的遊戲機可不簡單,那是街機,這就不用解釋街機是什麼了吧...八十年代的同學應該都知道,而且都玩過。

1978年到1987年為街機黃金時代,壟斷局面在80年代末被任天堂的一代神機FC打破。以家用機形式出現的FC在短短4年內就將街機時代終結。

80年代末期到之後,首先是從我國香江流行過來,逐步從沿海城市到內地,特別是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街機玩家群暴漲。

很多人看準了商機,頓時大街小巷遍佈遊戲廳,學校周邊更是黃金地帶,眾多投機商在競爭,那時足足讓一些人富了起來。

那時候沒有普及電腦、沒網路、沒VCD,甚至沒有有線電視。

家用遊戲機也沒有普及,特別是遊戲質量也無法和街機相比。

因此街機遊戲,別無選擇成為了青少年玩家的最愛,這也就造就了那個時代街機的輝煌。SNK主打的KOF系列、侍魂系列、餓狼系列,成了學校裡同學間談論最多的話題。

IGS推出的西遊記、三國戰記系列、中國龍、找碴等幾乎是每個遊戲廳必備的熱門遊戲。

但玩遊戲的畢竟是些缺乏自制能力的小孩,無法控制自己的遊戲熱情。

上面也意識到了街機廳對青少年的身心的影響,隨後上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嚴禁學生進入遊戲廳,包括節假日在內。

特別是上面對於遊戲產業的政策,也是大大打擊了街機業。

營業面積和遊戲機數量要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營業,不再允許新註冊遊戲廳營業。

這個規定,使得大多數中小規模的遊戲廳倒閉。另外上面對街機遊戲相關商品交易的限制,上面不再准許國外遊戲進口,遊戲相關的產品不能交易。

另一方面,隨著電腦遊戲、家用遊戲的發展,上世紀90年代末期,整個街機遊戲產業衰退,新推出的遊戲少之又少,像SNK這樣的知名公司也是陷入困境,幾年後被收購,NEO·GEO只能成為一段記憶。

如今,很多人依舊懷念街機遊戲,在電腦上有街機模擬器,手機遊戲、掌上游戲很多也是街機遊戲的經典移植。

但是這些都無法複製街機廳里人潮湧動的氛圍,能和朋友面對面一起在街機廳分享快樂這是其他遊戲形式無法比擬的。

特別是隨著人們愛好的變化,街機廳也出現很多諸如跳舞機、音樂演奏、投籃比賽等新興專案,這也吸引了不少新的玩家。

因此,在四九城一些大型電玩城裡依舊能看見很多人在享受經典的街機遊戲。

我印象中最早接觸街機大概在小學二年級時期(大約1993年),那個時候各個農村這裡的街機遊戲室開始擴張,很多都是一些極為簡陋的小平房,放幾個遊戲機,門口加一塊布制的門簾,走到門口聽到一些音響發出的電子音樂和打擊聲,懂行的立馬就知道這是一家遊戲室。

第一次我走進一家遊戲室,看著別人玩《街霸2》看的不亦樂乎,看著大人玩家用隆(我們這叫“白日”)熟練的使用升龍和旋風腿,打的電腦一點脾氣沒有,看的心裡直癢癢,回家纏著我媽要了五毛錢,買了兩個幣,一下就投進了街霸裡,也選擇了隆,但是發現根本不是那麼玩的,發不了波,用不出升龍,最後幾下就把打死了,這就是我的第一次街機經歷!

也是一次慘痛教訓,讓我知道遊戲不是看著那麼簡單就可以玩的!

其實在華夏,街機和FC紅白機幾乎是同一時代出現在街頭巷尾的,最開始是幾個老太太在路邊放一個紅白機,用包機的形式讓一些孩子玩“忍者神龜”這樣的“大型遊戲”,我和小夥伴們也看的如痴如醉!

但是無奈於囊中羞澀,我們根本就沒有想玩的念頭,九十年代初其實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大多數的孩子們家庭條件都差不太多,都是工薪階層,每個人家裡該有的都有,買不起的也都買不起,其實貧富差距還沒有真正的拉開,真正的土豪家庭是家裡是GY壟斷企業的子。

那個時候我班上就有一個孩子,還可以買的起一週一刊的《恐龍時代》雜誌,要知道那本書當年可是12塊錢一本,就是一本薄薄的銅版紙畫冊而已,那可是我們其他人想都不敢想去買的昂貴書籍,那個孩子家裡是發電廠的,所以除了這些子弟,基本上我們小學同學之間的差距是非常小的,所以這會不會也是那個童年更純粹的一個很重要原因呢?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