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開局立即和秦淮茹分手

第90章 西坡村的麻煩分紅

“哈哈...哈哈...!”

歡喜的笑聲從何雨柱的家中傳了出來,於海棠,何雨水...兩個人開心不已,因為就在剛剛,兩個人算了一下,自己家的炒貨銷售額現在不僅不少了,反而還漲了三成多!

“哥...你說的可真對,許大茂,秦淮茹這些人的炒貨,就是給我們做對比的,你是不知道,只要是吃過了許大茂,秦淮茹這些人的炒貨之後,都會反過來買我們的炒貨。

跟著還會說一句,一分價錢一分貨。”

何雨水的話讓於海棠也笑了起來:“我當初還擔心死了,心情不好了好一會兒,現在想想真的是太多慮了,我們的炒貨味道這麼好,還會怕他們?”

看著自己的妹妹和女人微笑的模樣,何雨柱也是露出笑容道:“不著急...很快就能擠死這些人,當然了,我希望他們能多挺一會,這樣我們的炒貨,也會有比較的物件。”

隨後三個人又大聲的笑了起來。

與此同時的許大茂等人也正是商量好了對策,開始準備攻略閻埠貴一家,這是四合院中此時的事情,而在離四合院很遠的西坡村,這裡也在上演著麻煩。

........................

西坡村中,一位年輕的村中會計小張,走在西坡村的各個角落大聲的喊道:“分紅了,帶著手戳去領錢去!”

小張會計的粗門大嗓,走門串戶下通知,聲如賣豆腐的老倌。

剛才,還是靜悄悄的山村,立刻沸騰起來。開門聲、狗叫聲、腳踏雪地聲、互相打招呼聲,攪熱了冬天的夜晚,聲音中裹雜著有歡樂、有憂愁等五味雜陳。

年終“分紅”,是七十年代實行的一種分配形式。村民參加村子裡面的集體勞動,村子以工分方式進行記工,年終按照當年的總收入進行分配報酬。

“分紅”這個詞,當年在農村,人們幾乎在飯後睡前都會談論。臨近過年了,迫切分紅一天比一天強烈。

春夏秋冬,村民平時勞動掙工分,由記分員記錄後報給會計,年終以每戶的工分作為收入依據。

會計先計算出全村收入,這些收入包括賣公糧,賣餘糧等,由於當年不允許搞副業收入,所以收入基本上是這兩項。

支出相對就複雜了很多,種子、化肥、牛馬的餵養、農機具的購買等。

收入減去支出,按照規定交稅收,留公積金外是淨收入,淨收入是黃金白銀,是分給村民們的。

村民參加勞動一般每天男勞力記十分,女勞力記八分,也有的生產隊記分根據季節或者勞動量來記,不管怎麼記,都以工分為結算標準,淨收入除以全隊的總工分,就是一個工分的分值。

村民們辛辛苦苦勞動一年,每一天掙的工分都是虛擬貨幣,全盼著分紅這一天見到現錢,眼圈都盼紅了。分到了鈔票,孩子們要做件新衣服,小媳婦要買一個紅圍巾,老人們也要換一雙新鞋,女大當嫁,男大當娶,等錢

用的地方多呢。但是,在那個貧困的歲月裡,分紅的夜晚,苦辣酸甜的表情,一下子都表現在每個人的表情上。

村子大隊部的屋裡,平時就煙熏火燎,分紅的晚上更是煙氣騰騰,人們前後腳都陸陸續續來了。

最早來的都是掙工分最多的人家,他們找一個最顯眼的地方坐下,邊抽葉子菸,邊開始拿對方老孃們互相開玩笑,東西院,左右鄰居,總能夠攀是一點親戚,有鬧玩笑的引子:“二狗,分錢後小年前把胖丫娶了,開春就下鴨蛋”。

“嗯哪,俺爸也說了!”二狗是個實誠人,一年也沒有耽誤一個工,工分最高,此時的他也是最開心的。

“你小子渾身上下全是道道,你估摸咱隊一分能勾上多少錢?”叼小菸袋的一位老人最掂心分值,這位老人是二等戶,分值低,弄不好要倒找給村裡錢,他今年掙分不多,一年保媒拉縴耽誤不少的工。

他小心翼翼的看向身邊的青年問道。

“不知道呀...誰也算不清楚到底是多少,去年只有一分多一點,今年希望可以多一些吧!”小青年嘆息一聲。

與此同時門邊有了聲響。

高大毛帶著自己的兩個堂弟走進了屋子。

大家的目光全集中在門口,破門簾子掀開,露出幾個長的歪瓜裂棗的腦袋。

高大毛手中抱著半面袋子錢,小張會計拿著大算盤,身後高大毛的堂弟簇擁著高大毛走到早已經安排好的賬桌前。

等高大毛坐下之後,就露出不善的眼神罵道:“今天領錢,來的都他嗎的比以前開會的時間早,比小孩子吃乃都積極。

不過,勞資還是要罵一聲,你們乾的是什麼活,全部都是狗屁,今年一分勾八厘錢,你們真的都不像話。”

此話一出大家之後傻眼了,因為,前些日子,前後村一個工分都沒有勾這麼低的數,最差最差也有一分呀,怎麼到自己村,就只有八厘錢。

小張會計開始叨咕一個個勞動力的名字,公佈各家今年的收支情況。

分紅時從高到低,第一個叫到的人分錢的數目最大,也只有三十多塊,男人和妻兒都不知道說什麼好了,三十多塊能做什麼。

在眾人一片嘖嘖擔憂聲中,大家全部都越來越慘。

這個時候,很多人家神情格外專注,甚至有點緊張。當聽到收支相抵,不欠村裡時,全家人會互相對視長吁一口氣,連聲說,還好,今年還好,沒超支。

可是小張會計唸到趙大爺一家居然欠村裡錢時,趙大爺低著頭,看著自己腳背,一股勁猛抽菸。

一年拼死拼活做,結果還欠村子裡錢,趙大爺心中狐疑,大家心裡也是全部都狐疑,因為趙大爺按理說不應該欠錢。

要知道村裡這口鍋就是大家的,你往鍋裡摻水,大家碗裡的飯也就稀薄了。

欠款戶,大家都叫“漲肚戶”,所謂“漲肚戶”,就是你掙的工分折成錢,不夠領村上分的口糧柴草等費用。超支原因原因很多:有的是因為孩子多負擔重,有的因病工分掙得少。

還有一種是非農業戶,就是掙工資的戶,沒有工分,要用現錢交給村子裡。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