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如流水。
轉眼時間就來到了3月26日。
金陵大學醫學院,14臨醫(1)班內。
李舟正在給學生們上《臨床外科學》。
講臺之上。
他侃侃而談道:“同學們,外科醫生的真正使命,不單單是刀法精準與手術成功,更在於‘救命’!
因為外科醫生的每一次刀刃下的決策,都關乎生死。
正因如此。
每位學生,都需要掌握熟練的外科理論知識、外科常見病的難點、手術技巧與術後併發症、創傷急救與感染控制、跨學科知識拓展這五方面的內容。
臨床外科學,涵蓋的學科面廣,內容多,知識點雜。
換句話說,這些知識點是一座樓房的地基。
地基不牢固的話。
樓房怎麼建的高?
外科常見病,涵蓋急腹症、創傷、腫瘤等領域。
如何將這些疾病的症狀、體徵、診斷、治療及護理措施串聯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這一點,需要你們去掌握。
同時,也需要你們擁有一定的臨床應變能力。
手術技巧與術後併發症,屬於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其中,手術操作和術後管理知識,幾乎是外科考試的必考內容。
創傷急救與感染控制方面,需要你們在高壓環境下做出判斷。
創傷病人的快速評估、處理和轉運,是一門需要實踐經驗和臨床知識相結合的技術。
感染控制同樣是外科臨床醫學中的重中之重。
從無菌操作、術前預防性抗生素使用,到術後感染的早期發現和處理,所有這些都需要全面掌握。
最後一點,就是跨學科知識擴充套件,成為外科領域的‘全能選手’!
外科的學習,絕不是一條直線。
它需要你跨學科的知識儲備。
外科醫生必須瞭解麻醉學知識,如何評估麻醉風險、如何選擇麻醉方法;你還要有一定的藥理學知識,瞭解麻醉藥、止痛藥等藥物的作用機制,避免術中術後不良反應……”
班級學生們,聽到這段話後,紛紛點頭。
李老師說的五點內容。
如果能夠全部掌握的話。
那他們就能從一個“外科小白”,晉升為“外科高手”!
李舟環視眾人,笑著道:“或許有同學會說,外科領域涉及繁雜的手術步驟、複雜的解剖結構、晦澀的病理機制,就像一團亂麻,令人無從下手。
的確!外科是個既讓人敬畏又充滿挑戰的學科,彷彿是醫學領域的一座高山,登頂之後才能領略到其中的壯麗景色。
這個學期,我會帶大家抽絲剝繭。
從浩瀚的知識海洋中,一步步揭開外科學的神秘面紗!”
“叮鈴鈴……”
話落之際,下課鈴聲響起。
學生們都面帶意猶未盡之色,覺得有些不過癮。
他們在聽課的過程裡,心裡產生無數感悟,覺得外科學的世界繽紛多彩,甚至明悟了一絲臨床醫學的本質。
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
在李舟老師的講解下,變得淺顯易懂。
不僅如此。
他們大學四年積累的所有醫學知識,都在課堂之上得到梳理。
如果非要找個詞彙形容的話。
那就是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
下課之後。
李舟帶著書本,回到辦公室。
他坐在靠背椅上,長出一口氣。
自從3月初入職金陵大學擔任講師以來,他的生活就非常單調,基本都是鼓樓校區、仙林校區、實驗室、食堂、圖書館、家,六點一線。
對此,李舟並不覺得枯燥。
得益於【大國良師】命格。
他每天都能感覺自己在進步!
事實也的確如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