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過不來,文武百官堵在武關下,慌亂失措。後面李傕郭汜又聯合起來,追兵大至。
就在皇帝跟眾官驚慌之時,另一支西涼軍卻趕來救援,領軍的是張濟的侄兒張繡和從白波軍投靠朝廷的楊奉。
兩人護送皇帝向東過函谷關,經過被燒成斷垣殘壁的洛陽時,皇帝下馬哀哀號泣,眾官無不落淚。
此時缺衣少食,天寒地凍,多有一品二品的官員被凍死餓死。出了虎牢關後,楊彪道:“陛下可降旨令袁本初、曹孟德前來接駕,這二人均是實力雄厚,再不懼賊矣。”
漢帝點頭,正要遣使者去,忽然間塵土揚起,一彪軍來到,為首一人滿臉虯髯,厲聲喝道:“皇帝何在?”
眾人戰戰兢兢,張繡挺槍上前道:“爾乃何人?”
“某是陛下親封匈奴單于於夫羅也!”那人哈哈大笑道,“今日特請陛下至上黨一行。”
南匈奴的於夫羅等人與白波賊韓暹、李樂、胡才等人聯兵來劫駕,楊奉也是出身白波賊,被韓暹用言語說得猶豫起來。
當日一場亂戰,張繡雖然神勇,但寡不敵眾,眼看難以抵擋。
就在於夫羅等人慾來搶奪皇帝時,卻被河內太守張楊從後掩殺,與張繡聯兵將賊軍殺退,迎接皇帝渡過黃河進入到河內郡。
此時曹操在濮陽,聽說皇帝落難事,召謀士程昱、陳宮商議後,決定出兵迎駕。但兵發一半,便聽說皇帝渡河,於是收兵回去了。
沒了荀彧,曹老闆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重要性認識不夠,積極性大為降低,否則恐怕就會帶兵懟過河去了。
最終皇帝在河內,由張楊張繡護衛,這兩人倒都算是真正的忠臣,沒有什麼狼子野心。
當此時,皇帝只能遣使向離此最近的袁大導演求援了。
袁導接到欽使後,自己有些狐疑不定。
手下幾個謀士中,淚授極力贊成,認為是千載難逢的良機,拼命鼓動袁紹。
袁紹猶豫之時,起身如廁,許攸跟進來說了一句話,頓時讓袁導霍然省悟。
“明公豈忘劉虞事乎?”
對啊,我特麼當時都直接要立劉虞當皇帝了,現在把這個皇帝接過來不是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何況,此時在天下人心裡,漢室早就已經走向了末路,威信無存了。
於是袁導不管沮授如何勸說,反正置之不理,任憑天子在河內郡城裡瑟瑟發抖。
此事暫且不說他,丹泉這裡,來傳旨意的兩個欽使身份都不簡單,一個是楊彪的兒子楊修,一個是朱的小兒子朱令。
之所以派這麼兩個人,恐怕楊彪這些人當時也有自己的私心吧。
此時兩人在館驛內沉悶對坐,表情都十分發愁。
“秦府君看來是根本不會出兵,陛下又被袁術截住。文禮,這秦子卿和你家是否有舊?”楊修試探著問。
朱令搖頭:“家兄蒙其所救而已,吾父特意囑付某向秦府君致謝。”
“他若肯出兵,區區袁術又怎能阻擋得住!”楊修怨憤道,“關東群雄,皆是野心勃勃之徒!”
朱令瞟了他一眼沒說話,他兩人的立場自然是站在皇帝一邊的。即便二袁和楊家是姻親關係,卻也是敵對立場。
在丹泉滯留數日,楊修日日煩躁不安,求見秦羽數次,都未能見到。朱令卻漸漸地沉穩下來,這天楊修過來拜訪,見他手執一份報紙看得十分入神,好奇道:“文禮看的是丹泉報?”
“非也,這是丹泉第三種報紙,名為‘傳奇’。”
楊修好奇之下,拿過他看完的報紙看了一陣,原來這報紙上面講的全是些離奇古怪的故事,極盡奇趣,聳人聽聞。他不由得鄙夷道:“此皆譁眾取寵之語耳,秦子卿此人最好此道。”
將報紙擲在桌上,見朱令仍然看得入神,不由哼了一聲,拂袖而出。
這份傳奇報是秦羽閒著沒事,將前世幾個武俠故事寫來哄老婆的,然後順手就弄了份報紙刊發出來。
丹泉報半政治半娛樂,純粹趣味性的報紙也還是要有一份的,以後可以做成雜誌。
他在以前看過的武俠小說中,選了沒有什麼歷史背景的幾篇改編出來。比如笑傲江湖、風雲第一刀等,一時之間在丹泉的反響還不小。
這時代的冷兵器套路流傳極廣,武俠小說比秦羽想象的更受歡迎。
連續四五期,銷量越來越高,遠遠地超過了丹泉報和思想報。
而小說裡的人物和故事,也在街頭巷尾流傳開來,甚至劇團想要改編成戲劇。
“我這寫的是什麼玩意兒?”
朱令痛苦地抓著頭髮,頭髮掉得遍地都是。
越寫越懷疑自我,自己看著感覺羞愧,幾乎想把稿紙撕個粉碎。
但是…不敢啊!
截稿期要到了,交不出稿那秦府君是真的會把他關起來逼著寫的啊!
朱皓已經寫了十多期,讓秦羽驚訝的是,這傢伙竟然是個寫爽文的天才!他幾乎是無師自通,學會了種種套路,什麼欲揚先抑、扮豬吃虎,都被他給搗鼓出來了!
秦羽居然給看上癮了,成了這貨的書迷你敢信?
所以朱令地位名氣一下子就起來了,年少成名,頓時在丹泉城裡成了風雲人物。平時裡酒樓出茶館進,人前年少多金,風流自賞。
而人後……
“快點寫!”秦羽帶著縛神衛時不時來小黑屋轉一圈,看見朱令稍微走神就大聲喝叱。
“…”朱令欲哭無淚,寫作是需要安靜的好吧?
你這麼把咱關在這裡經常來打擾,誰寫得下去啊!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