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邊城小吏,開局截胡貂蟬

第5章 丹泉圖書館,大魚上鉤

蔡家小院。

蔡文姬剛從貂蟬那裡回來,就見父親蔡邕正在辛苦抄書,猶豫了一下,走過去小聲說:“父親,不用抄了……”

蔡邕抬頭怔了怔道:“為何?這書籍用作圖書館所用,必須抄完!”

蔡文姬嘆了口氣,從袖中取出剛才那張印紙遞給他。

蔡邕怔看道:“此是何物?”

“這是秦……秦縣令所制的印字法,可以將書很快印好,並不需要自己抄寫了。”蔡文姬說完,又連忙補充道,“這是小蟬拿來給我的。”

蔡邕愕然道:“竟有此事?我去問問那秦子卿!”

說著,他拿著書就跑了出去。

找到秦羽問明後,他憤然道:“有這等妙法你不早說?害老夫這把年紀辛苦抄書數日,豎子於心何忍!”

秦羽無語道:“蔡先生當時跑得比兔子還快一點,在下連叫幾聲你也不理,怎麼怪我了嗎?”

蔡邕聽他說自己像兔子,更氣得抓起柺棍想打,但見周泰雄糾糾地站在後面頓時慫了,假裝轉過去觀看印書,漸漸就歡喜起來,讚歎道:“此法甚妙,若能推廣天下,讀書人皆受你之益,確實是不世之功!”

“先生要這麼說的話,在下向你討樣東西當獎品行麼?”

蔡邕皺眉道:“老夫一窮二白,除了幾本書外什麼都沒有,你想要什麼?”

秦羽笑道:“您且記著就好,過段時間再說吧。”

印刷術弄好以後,秦羽成立了專門的書坊,先把自己抄的西遊記印了一千套,令商人們運往各處出售。

接著就是老蔡擔任館長的圖書館正式開館,頓時引起轟動。

這年頭朝廷和地方政府都是有各自的藏書室的,但是都不會對外開放,尋常平民人家想要有一本書幾乎難如登天,書籍現在是大量壟斷在世家豪族的手中。

在三國到隋唐之間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門閥都把控著大量的社會權力跟資源,一直到唐太宗時,五姓七望都還是龐然大物。

對於秦羽來說,丹泉最好的地方就是沒有這些世家豪族,之前有的幾家都在災荒時舉家遷移,留下的一兩家也被他幹翻了。

但是,丹泉以外的地方,無不是世家林立,地方官要穩固地位,都要求助於世家。

這種社會制度是病態的,對國家害處極大。有許多有見識的統治者都曾經與之抗衡過,但往往連皇權都被世家制反噬。

印刷術就是秦羽砍向世家的一把利刃,不打破文化壟斷,治理國家需要的人才全都與世家千絲萬縷,憑什麼去與之對抗?

之前建立的九年義務學堂也是一樣,隨著他統治範圍的擴大,制度鋪開後,普通民眾得到知識,大量的人才自然會湧現,世家制度將會不攻自破。

圖書館不但在丹泉引起轟動,隨著訊息流出,整個廬江郡乃至揚、豫、荊各州計程車人們都為之震動。

加上蔡邕的名聲,頓時吸引來大量讀書人。

秦羽對此早有預料,凡是來圖書館的都需要登記,他拿著名冊,就可以知道來了些什麼人物。

還真讓他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

“魯肅、劉曄、陳群……還真是來了幾條大魚啊!”

他現在正是缺人才的時候,便順便了解了一下。

魯肅還不到二十歲,劉曄也十分年輕,稍微大一點的陳群則只來轉了一圈看了一下,拜會了一下蔡邕就離開了。

秦羽也沒去攔他,擺什麼禮賢下士的姿態。

陳群這人出身穎川陳氏,正宗名門世家子弟,後來的“九品中正制”就是他提出的,這人現在很難為他所用。

他更看重剩下兩人,劉曄可能是曹老闆謀士團裡最被低估的一個,魯肅更可說是文武雙全的人才。

數日後,圖書館中,上百名士子各自潛心讀書,整個房間只有筆不時碰到硯臺發出的聲音。

館中備有桌椅,一大半人都執筆鋪紙,一邊看一邊抄錄。

這時,忽有一人走進來,輕咳了一聲,朗聲道:“諸位,秦縣令念汝等遠來,特建宏學館一所。凡能透過測試者即可入住,提供食宿,不收分文,且可參與政令學習。”

眾人都抬起頭來,坐在門邊看書的蔡邕皺眉道:“秦子卿這小子又在搞什麼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