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35
內政:19
魅力:62
秦羽心中一喜,將二人扶起來:“公奕、幼平,隨我入城。”
……
數日後。
廬江太守陸康親自率軍趕來支援,他身邊還帶著一行人。
為首的竟然是蔡邕。
“賢侄,我剛見到信使便召集人馬而來,怎麼樣?那些黃巾賊子人呢?”
陸康大大咧咧道。
“太守大人,你們來遲了,賊首已被梟首。”
秦羽親自出城相迎,笑道。
說話間,眼神卻是瞥向一旁的馬車上。
車簾若隱若現,裡面坐的應是才女蔡文姬!
“哈哈哈,我就說了,吾侄豈會懼區區賊兵。”
陸康大笑,轉而看向一旁的老友,笑道:“伯喈啊,這便是我常跟你提起的秦羽秦子卿,他上任丹泉縣令一年有餘,便將丹泉縣經營得如此繁華,比我廬江郡首還繁華。”
蔡邕打量了一番,深以為然的點頭:
“子卿的確是治世之才!”
陸康突然話鋒一轉,道:“伯喈,董卓廢帝專權,你堂堂大儒前去投奔,豈不是明珠暗投?”
蔡邕長嘆一聲:“人生於世,猶如草木臨風,只能任人左右而已。季寧兄,今日一別,只怕你我此生再難相見了。”
陸康聞言,多少也有點傷感。
秦羽適時開口:“蔡公不愧文學大家,正巧在下有一首詩,請蔡公和太守大人品鑑。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詩句一出,眾人都安靜了,暗自咀嚼著其中的意境。
相比蔡邕傷感無奈、悲觀消極的詩句,秦羽這一手卻是積極向上,樂觀做人的態度,著實讓人眼前一亮,精神為之一振。
陸康哈哈大笑:“好!好一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蔡邕面無表情,沉吟不語。
倒是馬車上的車簾微微掀開,車中蔡文姬芳心充滿驚佩與讚歎。
她父親平日為漢室遲暮而傷春悲秋,這等昂揚不屈的詩句何曾有過,所以,她才忍不住好奇打量秦羽。
只聽秦羽笑道:“蔡公,董卓擅行廢立之事,天下人人皆知,你要真應邀進京,只怕這一世清譽要毀於一旦?我看不如留在丹泉好了。”
蔡邕怔了怔:“你……你是何意?”
秦羽微笑不語。
陸康道:“伯喈啊,子卿意思很簡單,你懼怕董卓,無非是擔心牽連宗族,這一點你不必擔心。董卓要邀名望,取信天下,斷不會行那屠宗滅族之事,你和文姬就留在廬江,董卓不會拿你怎麼樣的!”
蔡邕遲疑道:“這……容吾三思!”
最終,陸康返回廬江,而蔡邕、蔡文姬則是留了下來。
蔡邕對秦羽不冷不熱,不鹹不淡,成天板著張臉,一天裡大部分時間都是閉門造書。
秦羽也沒閒功夫搭理他,統計慕名而來的流民,登記造冊,統計人口。
如今小小的丹泉縣人口已經達到了十分恐怖的七八萬人,加上來往的商戶、旅人等等雜七雜八人口,如今的丹泉城已經人滿為患。
秦羽將之前擬定的一份擴城計劃拿出來,擴大城建迫在眉睫啊。
正在思索時,黃吉走進來。
“何事?”秦羽看向他。
“稟大人,有人送來一封書信。”
黃吉呈上信。
秦羽開啟掃了一眼,微微挑眉:“龔都、劉闢等黃巾殘軍欲來投靠?”
黃吉聞言,頓時露出喜色,拱手道,“大人生命在外,賊巾來投,可喜可賀。”
秦羽沉吟了一下,緩緩道,“我們剛收容公奕等人,實在不適合再接納幾萬黃巾。你替我回一封書信,告訴龔都他們,若真想來投,便整頓軍內,半年後再看。”
黃巾軍良莠不齊,他不想全收下。
這一年時間,秦羽在荊、豫、揚、徐等數州都有些名望,不少百姓拖家帶口來投。
好處很多,壞處也不少。
其一,就是城內的治安開始亂了,連日都有盜竊、劫奪等事件出現。
不得已,秦羽找來陳遠,讓他組建一支城衛隊,專門城內治安。
至於軍隊方面,則交由蔣欽、周泰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