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這樣繼續下去,他燃燈道人揹負不起,趙公明也揹負不起,當今人皇陛下也一樣揹負不起。
他們只能夠想盡一切辦法先治理好水患再說,然後再去考慮,要不要去找那位大神通者的麻煩。
結果,一試之下,大驚失色。
這洪水乃是那位大神通者以神力所催,其中蘊含了這位大神通者的神魂之力,以他們兩人的仙法,居然都不能祛除。
怎麼辦?
只能依靠人力了。
於是,就有了鯀的出世。
這位鯀也是一位奇人,他乃是前人皇顓頊之子,有崇部落的首領。
他老子顓頊人皇當年確實了的,可惜在人皇之位上就已經斷送了性命,而且還捅了天大的簍子。
他這個做兒子的,自然也就沒有落著個好。
於是,就被髮配到了平原地帶,統領窮困潦倒以打漁為生的有崇一族,做了那有崇一族崇伯。
如果只是這樣,或許再過個幾百年,整人族就不會有人再記得他了。
但好巧不巧,這次的大水所淹沒的區域,有崇一族就在其中,而這鯀又偏偏生而不凡,繼承了他老子顓頊人皇的天生神力,在遺澤之下,短短的時間之內,築堤壩,砌圍欄,很快就已經將整個崇部落的水患治理的井井有條。
一個窮鄉僻野之地,轉眼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可不知羨慕死了多少的人族其他部落呢,於是也就有樣學樣,紛紛請鯀出山幫助他們把水患也治上一治。
這等功績,自然很快就傳到了帝丘,當今人皇帝堯的耳朵裡。
這帝堯正焦頭爛額呢。
他雖是帝嚳的兒子,按理來說,對於顓頊之子應該不是很感冒才對,不然也不會把對方給發配出去,但這個時候,十萬火急的,哪裡還管得了那麼多。
於是親口下令,命令鯀即刻起主持治水之事,要人給人,要物資給物資,總之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
想要什麼都好說,你只要幫我把這水患趕緊處理了就行。
當真是情真意切。
沒辦法呀,誰叫人家一上臺就捅了大婁子了呢?
帝堯人皇此刻想死的心都有了。
“都是這兩個死牛鼻子,要不是他們,本皇何懼於此?”
“哼!”
這位新任人皇陛下現在哪裡還有什麼好臉色,在大殿之上一言不發,拂袖而去。
留下面面相覷的闡截兩教修士。
怎麼辦?
這一次他們丟臉丟大發了。
“要不,我們也去幫助鯀治水吧?”
“不能使用仙術,打打下手也是好的。”
“就是就是,聽說那水患肆虐的地方有妖族為惡,我們正好可以處之。”
“同去,同去………”
這人皇宮內是沒法待了,想要功德,只能另尋他途。
只是……
他們恐怕做夢也不會想到,此一去功德沒有。
更大的簍子,又在等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