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自然而然的開口說道。
“多謝陛下,多謝皇后娘娘。”
官員們起立後,再次施禮參拜。
“眾位愛卿,今日父皇和母后,為眾位愛卿擺下了盛宴,朕與皇后也要與眾位愛卿痛飲三杯。”
隨著李治的話音落地,上百名內侍開始慢活了起來。
太極宮很快便擺好了幾百張大桌子。
今日四季酒樓直接停業。
所有廚師皆被林然一聲令下,給調到了太極宮來幫忙。
宮女們端著托盤,邁著輕盈的步伐而來。
托盤裡都是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
她們的步伐之所以如此輕盈。
臉上還帶著愉悅的笑容。
是因為就在幾天前,出宮的姐姐們,讓她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所有出宮的姐姐們,都得到了不菲的錢財補貼,表彰她們幾年來在宮裡的優異表現。
以後她們到了適齡的年紀,也會像出宮的姐姐們一樣,獲得自由。
這讓她們對未來充滿希望,所以一個個的都心情愉悅起來。
林然自然被請到了上首,他們這一桌有太上皇和皇太后,有新皇和皇后。
宰相房玄齡和程咬金,尉遲敬德等人也應邀出席。
一罈罈的美酒,被內侍抱了上來。
“稚奴,站起來與眾位愛卿痛飲一杯。”
李二陛下欣喜的,看著意氣風發的李治開口說道。
眼前的稚奴,多麼像年輕時候的自己啊!
一表人才,意氣風發。
“眾位愛卿,父皇讓朕陪眾位愛卿共飲一杯酒。”
“藉此機會,朕在這裡感謝父皇,感謝母后。沒有父皇和母后的培養和教育,就沒有朕的今天。”
“朕也感謝眾位愛卿,為大唐天下所做的一切努力。”
“即日起希望眾位愛卿與朕齊心協力,將我們的大唐天下建設的更加美好,讓百姓們更加富足……”
李治舉起酒杯,動情的開口說道。
“陛下聖明,臣等,定當竭盡全力效犬馬之勞。”
“來,眾位愛卿,一起舉起酒杯……”
“敬陛下,敬太上皇!”
太極宮再次響起熱烈的吶喊聲。
李二看著眼前的一幕,心裡也非常暢快。
對於稚奴剛剛的講話,李二心裡非常滿意。
凡事稚奴還是想著,在他這個太上皇的臉上貼金的。
皇太后對此也非常滿意。
如今二人可以正式的將一切交給稚奴和果果了。
這個天下還是李家的,這比什麼都重要。
今日註定是值得所有人紀念的日子。
大唐的第三位皇上誕生了。
李治從此踏上了九五至尊的寶座。
第二日顯德殿裡,李治再次接受了文武百官們的叩拜。
也就在今天,李二和觀音婢要開車出發了。
按照觀音婢的意思,李二開著汽車,一路要直奔泰山而去。
在車後面,裝滿了幾大桶的汽油。
而且還有很多食品和水。
這些都是稚奴和果果,為他們準備好的。
稚奴和果果,帶領文武百官們,一起為父皇和母后送行。
李二和觀音婢,脫下了穿了二十五年的龍袍和鳳袍。
換上一身素淨的衣服。
宛如一對慈祥的老爺爺和老奶奶。
“父皇,母后。一路保重身體。”
稚奴和果果關切的叮囑道。
“放心吧,父皇和母后的身體,還是很結實的。”
李二陛下哈哈大笑著開口說道。
“賢婿,不要忘記你跟岳父的承諾。”
“岳父回來以後,希望能看到賢婿給岳父驚喜。”
如今不再是九五至尊,李二也就用親切的稱呼,在眾人面前稱呼林然。
“岳父大人儘管放心吧,小婿如今已經在著手準備了。”
聽到林然的回答,李二非常高興。
“好,既然如此,你們都回去吧。”
李二說完就要和觀音婢上車離開。
“岳父,岳母。稍等片刻,長樂和兕子去為二老拿些食物去了,馬上就會回來。”
“哦,既然如此,岳父還真要等上一等。”
李二話音剛剛落地。
長樂和兕子便抬著一個木桶,快步走來。
“父皇,母后。這是一大桶炸雞和炸雞腿。父皇和母后在路上吃。”
長樂和兕子,將木桶給放在了車後座上。
惹得李二和觀音婢非常高興。
“父皇和母后,沒有白疼你們啊!老了老了,父皇和母后就開始享你們的福了。”
觀音婢握住兩個女兒的手,非常欣慰的開口說道。
“父皇和母后,將我們扶養長大,如今我們孝敬父皇和母后,還不是應該的嗎。”
長樂和兕子的話,讓李二和觀音婢很是受用。
比炸雞腿更香的,是女兒的孝心。
“好了,父皇和母后,要出發了。”
“再跟你們說上一陣子啊!你們母后都不想跟父皇去巡遊了。”
李二哈哈大笑著開啟車門,開口說道。
觀音婢微笑著和幾個孩子揮手告別。
登上汽車後,李二立即開啟了汽車。
一路疾馳而去,很快便消失在眾人的視野裡。
“都這麼大歲數的人了,還哭哭悽悽的。”
汽車開出很遠後,觀音婢的眼淚還沒有停止過。
“二郎,以前是孩子們外出,咱們替他們擔心。”
“如今想必是他們為咱們擔心了。”
觀音婢抹著眼淚,開口說道。
“咱們又不是飄洋過海的,出行數萬裡之遙。”
“再說了一路上,各地官府都會好好招待我們,又什麼好擔心的。”
“難得清閒下來,咱們倆啊,就好好的散散心吧!”
“駙馬說的對啊,多走走多看看,對身體還是有好處的,特別是到了咱們這個年紀的人。”
“更要多多出來散散心。”
“如今想想在太極宮的幾十年,和坐牢幾乎沒什麼區別啊!”
“只是吃的好,用的好而已……”
李二的這番話,把觀音婢給逗樂了。
“哪有這樣說自己的,照你這麼說,天下想來太極宮坐牢的可多了去了……”
待父皇和母后的汽車,消失在眾人眼前之後。
李治便讓文武百官們,各自回府去了。
他和果果則隨林然,長樂和兕子。
一起往林府而去。
“參見陛下,參見皇后娘娘。”
林府一幫孩子,在笑笑的帶領下,恭敬的施禮參拜道。
“好了,你們就別這樣施禮了。”
“以後還怎麼讓姑父和姑母回林府。”
李治微笑著開口說道。
“笑笑可不敢,若是姑父治笑笑一個大不敬之罪,笑笑豈不是有苦難言啊!”
笑笑的話,讓林府一片歡笑之聲。
“你這丫頭啊,最是調皮。”
“當年姑父和姑母大婚,你可是討去了姑父不少的金葉子。”
笑笑聞言調皮的吐吐舌頭。
沒想到多年前的事情,姑父竟然還記得如此清楚。
“姑父,笑笑將那些金葉子加倍奉還與你。”
“姑父幫笑笑一個忙唄,如今姑父可是九五之尊,不會不疼笑笑了吧!”
小丫頭開始打起來鬼主意。
“讓姑父猜猜是什麼事情啊!”
“是不是想把裴行儉調回長安城啊?”
李治一開口,笑笑便歡喜的盈盈一拜。
“姑父真是太知道笑笑的心思了。”
“您就把他調回來,做個小官就成,如今您是陛下,還不是一句話的事情嗎!”
李治聞言轉頭看向林然。
林然攤攤手,一副無可奈何的表情!
這女孩的心思啊,真的是搞不懂。
剛剛裴行儉離開長安城,去隴右任職三年的時候。
笑笑滿不在乎的說,不就是三年時間嗎?
一眨眼就過去了。
可是,如今還不到兩年,幾封書信往來之後。
這丫頭越發的思念起裴行儉了。
讓林然和武瞾也是無可奈何。
“好,姑父答應你。”
“不過姑父可不敢給他封一個小官,否則笑笑不知道會多傷心呢!”
聽到李治的話,笑笑臉頰上都掛滿了花。
那笑容要多燦爛,有多燦爛!
“笑笑,多謝姑父,笑笑就知道姑父最好了。”
小丫頭歡喜的再次給李治行禮。
李治和果果在林府用過午膳以後,便返回了太極宮。
回到宮中李治便下發了登基以來的第一道聖旨。
不曾想這第一道聖旨,是為了笑笑而釋出的。
飛翔的信鴿帶著李治的旨意,展翅高飛,往隴右方向而去。
第二日的顯德殿。
宰相房玄齡和御史大夫魏奕等人。
極力進諫,要求冊立太子。
“陛下,太子乃是國之根本,國不可一日無太子啊。”
宰相房玄齡鄭重的啟奏道。
李治是真的煩了難。
於情於理定是要立李林為太子的。
可是這倆孩子都十分聰慧乖巧。
而且還是雙生子,自小就感情非常好。
若是因為太子一事,讓兄弟二人心生芥蒂,那真的就是他最不想看到的事情了。
事實上也是如此,文武百官們,無一例外的都是推選李林為太子。
李治下朝以後直接就將此事告訴了果果。
果果也是沉默良久。
“雉奴,手心手背都是肉啊,不管是林林還是陽陽,都是咱們自己的孩子。”
“不管是立誰為太子,果果都是為他們高興的。”
“把兩個孩子喊來吧,咱們開誠佈公的談一談。”
“免得孩子們之間,心生芥蒂。”
李治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將林林和陽陽都召喚到身邊。
“兒臣,參見父皇,參見母后。”
李林和李陽一起步入宮殿,恭敬的施禮說道。
“過來坐到父皇和母后身邊來,今日父皇和母后有事與你倆商量。”
兩個孩子乖巧的在父皇和母后身邊坐定。
果果握住李陽的手,微笑著開口說道。
“陽陽,如今父皇已經是了天下之主,一國之君。”
“今日朝堂之上,文武百官們,進諫要立太子一事。”
“所以,父皇和母后,才把你們兄弟二人都召喚過來了。”
“父皇,母后。這立太子之事,當是大哥當立,陽陽長大以後,也會協助大哥為父皇和母后,分憂解難的。”
李陽的話,把李治和果果的所有憂愁和煩惱都吹散了。
他們沒有想到,孩子竟然已經這麼懂事了,這麼識大體了。
實在是讓人欣慰啊。
聽了李陽的話,果果激動的將陽陽抱在懷裡。
“好孩子,父皇和母后答應你,等你大哥登基以後,就讓你做你大舅一般的天下王。”
“只要你們兄弟和睦,父皇和母后心裡比什麼都高興。”
李治則是語重心長的教導李林。
“林林當上太子,以後登上皇位以後,要善待弟弟,做好大哥的表率。”
“我們一家,以後要想你們大舅一家一樣和睦,一樣幸福才好。”
聽到父皇的話,李林乖點的施禮點頭。
“父皇,母后。兒臣永遠不會做出,對不起父皇和母后的事情,永遠視弟弟為親人,林府為親人。”
李治和林果都非常欣慰的點點頭。
如此太子的事情便確定了下來。
太史局在擇好吉日以後。
李治和林果為李林舉行了冊封大典。
從此李林便有了自己的東宮。
而馬周則被封為太子太師,教導太子禮儀和課業。
對於這個結果,林然也是無可奈何。
兩個外甥都是自己的親外甥。
可是太子只能有一人擔任。
自己只能在有生之年,好好的培養和教導他們。
而且還要盡最大的能力保護他們。
為了不讓李陽感到有所失落,林然將李陽接到了設計院。
不曾想這孩子對製造這方面,竟然是非常的感興趣。
而且還特別有天賦。
就連青雀都當場驚呆了。
這個發現讓林然歡喜不已。
李陽竟然是和青雀一樣的小天才,而且還有超越當年青雀的趨勢。
李治和果果知道以後,當場就高興的差點雀躍起來。
若不是因為如今身份和地位不同,他倆真想好好歡呼慶祝一番。
李二開著汽車不過幾日時間,便到達了泰山腳下。
白天開車,晚上就在沿途的地方官,安排好的上好的房間住宿。
看著巍峨的泰山。
觀音婢也是渾身煥發了青春的光澤和色彩。
觀音婢拒絕了當地官員派來的轎伕。
執意要和太上皇,一起徒步攀登泰山之巔。
畢竟是上了歲數的人了。
心裡面再有勁。
身體也是跟不上的。
要不然,力不從心這個成語,就沒有存在的意義和必要了。
兩位老人一路攀爬,一路休息。
足足用了大半天的時間,才抵達泰山之巔。
登高望遠。
舉目眺望。
兩位老人的心胸,瞬間變得寬闊無比。
就連天上吹過的風兒,都讓人感到特別的親切。
山頂鳥兒的歡唱,更讓這份親切感,增加了不少。
“二郎,今晚咱們就露宿這裡吧。”
“當年青雀和長樂所講的日出奇景,臣妾一直是記憶猶新,很是神往啊。”
“但願老天爺,明早能讓咱們也目睹一下,那太陽從海底出來的景象。”
觀音婢,不無激動的開口說道。
“觀音婢所言甚是,咱們今日就在這泰山之巔露宿。”
“還好,長樂和兕子的炸雞和炸雞腿,今晚算是派上用場了。”
聽到太上皇和太后的話。
當地跟隨的官員立即安排士兵,開始搭設營帳。
太上皇和太后登山,當地官員自然不敢怠慢。
那是全程都亦步亦隨的,而且還準備了轎伕。
只是被太上皇和太后婉拒了他們的好意而已。
一天的登山勞累,讓李二和觀音婢,很快便進入了夢鄉。
多少年,他們沒有睡的這麼香,睡的這麼甜了。
李二和觀音婢,是被士兵們呼喚醒來的。
“太上皇,太后,東邊的太陽就要出來了。”
二人聞言,立即一骨碌爬了起來。
穿好衣服,就走出了營帳。
東邊已經是紅透了半邊天。
就在李二和觀音婢的注視下。
金黃色的太陽,在海底悄悄的露出了腦袋。
“二郎,出來了,太陽出來了。”
“二郎,真的是從海底出來的呢···”
觀音婢,開心的就像是個孩子一般。
李二緊緊的握住了觀音婢的手。
也被這大自然的神奇,給驚呆了。
當了這麼多年的皇帝,竟然不知道太陽竟然是這樣出來的。
竟然沒有見過一次這麼震撼的日出。
不得不說是一種莫大的遺憾啊。
如今好了,心中的遺憾被彌補了。
火紅的太陽奮力的躍出了海面。
它要掙脫海洋的束縛,把陽光普照在人間。
第一縷陽光,照耀在山頂兩位老人的身上。
讓李二和觀音婢,都感到異常的神聖和溫暖。
隨即離開海平面的太陽,使出渾身的力量一躍而起。
它成功了,它高高的掛在了東方的天際。
讓整個世界都沐浴在陽光之中。
大地一片金黃,極目望去,還能看到鄉間的民房裡有青煙嫋嫋升起。
那一定是準確下地勞作的百姓們,在生火做飯吧。
觀音婢幸福的依偎在李二的肩膀上。
滿臉都是陶醉的笑容。
“二郎,臣妾看到了了這個世界上,最美麗的景色。”
“臣妾真的好開心啊!”
“即便是此刻讓臣妾死去,臣妾也心滿意足,一生無憾了。”
“不許說傻話,咱們還要去看更多的風景。”
“你若走了,誰陪二郎去看日出,誰陪二郎去看大海啊!”
李二陛下握緊觀音婢的手,動情的開口說道。
陽光下的兩位老人,聳立在泰山之巔,站立了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