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張氏集團確定好合作關係以後,羅明在寒假的時候就跟張冬兒聊過津城的發展方向。
這段時間可算忙壞了魏建軍這位採樂城經理了。
淘淘到店即將要面向全社會,後期淘淘網也要面向社會。
地推方案,劃定營銷區域,人員安排,公司內部籌劃等等一系列問題都要讓他處理。
不過這些統籌問題他現在做作起來已經得心應手了。
這都歸功於在羅明公司這段時間的所見所聞,還有工作上手情況。
真正到了接軌社會這一步以後,魏建軍發現並沒有想象的困難。
因為在這之前公司早就做好的準備似的,意識到這一點的他樹立了一下。
發現羅明先前讓他去開創團團網分公司跟淘淘到店業務對著幹就是為了現在這一步棋。
淘淘到店的學生業務人員初期是以自家學校為中心向外發展商戶。
而團團網的員工則是全市範圍內尋找客戶,二者業務雖然重疊,但業務區域則沒有太大幹涉。
到了目前這一步,幾乎全市範圍內的商戶都在兩家公司的統籌範圍之內。
這兩家又都是羅明的公司,怎麼來都是他說的算。
現在直接省去了商家入駐的問題,不用社會使用者註冊以後發現自家附近根本沒有可用團券的商戶,極大減少了人工成本。
魏建軍發現這一點以後,對羅明的佩服更加深入了幾分。
未雨綢繆,提前預判,他實在是很難想到當初羅明是怎麼想到這些的。
先前看似雜亂無章的業務在某個特定的時間段可以直接融合,相互利用。
同樣都是人,為什麼他這麼優秀呢?
魏建軍感覺自己上了這麼多年班好像白上了一樣。
......
正如魏建軍所想一樣,團團網開始就是羅明計劃當中的一環。
光靠大學生員工的主力軍是很難拿下整個津城市場的。
他們不是全職的員工,還要照顧上學習的事情。
同樣身為學生的羅明也很清楚這一點,如果讓兼職代替了生活,那麼他勤工儉學的崗位還有什麼意思?
所以在工作安排上也不能像普通員工一樣要求。
深知這一點的羅明,也是取得了所有學生員工的心。
但往往很多兼職老闆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希望花更少的錢顧到的兼職學生也要幹出跟其他員工一樣的效率。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羅明很清楚這個道理。
所以團團網公司建立的初期,不僅僅是競品,也是彌補空白市場的手段。
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開學的最後一天,羅明來到了馬克思學院。
蒙正初那邊一個寒假的功夫都能把電池研究出來,希望馬克思學院的張永興教授不要讓自己失望。
羅明作為張永興教授的投資方還一直沒有來他的專案拜訪過。
其實賀如心早就跟他彙報完情況了,畢竟對接方面公司一直是她在做。
賀如心嘴上一副叫苦叫累的樣子,但工作上一直也沒有耽誤進度過,所以羅明對她一直很放心。
早在寒假之前張教授這邊就已經開始試執行了,但到了後面一直沒有訊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