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花一聽婆婆這麼說,而且語氣很不善,頓時嚇破了膽子,趕緊跑到磨盤旁邊,搶著磨豆子。
“娘,兒媳知道錯了,不會說話,您別跟我一般見識。”
周小花想得明白,公公跟王寡婦打得火熱,以後還會有孩子,根本就指望不上,可不能把婆婆惹毛了!
這樣的二皮臉、滾刀肉,讓李小月哭笑不得。
一瓷盆泡好的黃豆,很快就磨好了,整整三大桶。
支起架子,上面綁著紗布,把磨好的黃豆倒入紗布裡,把豆汁過濾出來。
李小月曾經在一個豆腐坊裡打工,知道如何做豆腐,也曾經看過一本小說,女主做出來的嫩豆腐被人當作白玉膏,用製作豆腐的工藝賣了一筆錢。
豆腐可以補充蛋白質,對提升士兵素質有很大好處。畢竟現在肉貴,軍營裡不可能天天吃肉,但黃豆便宜,可以讓士兵天天吃豆腐。
之後煮豆汁,用石膏點豆腐,大鍋裡的豆汁,全部成了絮狀。
眾人大驚,感覺李小月就像變術法一樣,往鍋裡倒點東西,就大變樣。
周小花眼睛滴溜溜轉,特別想知道婆婆倒入鍋裡摻了什麼東西?
之後倒入鋪了白色綢布木框中,然後包嚴實了,壓上石頭。
“娘,這些豆渣用來做什麼啊?”吳翠紅好奇地問,並且捏了一小撮放在嘴裡嚐嚐口感。
李小月笑笑,“用葷油蔥薑蒜熗鍋,倒入豆腐渣翻炒,快要熟了,再放點青菜葉子,就是一盤菜。剩下的吃不完,就餵豬。”
吳翠紅點頭,“好,我去做。”
忙了將近兩個時辰,做好了老豆腐,嫩豆腐,還有更嫩的豆腐腦。
老豆腐,用油煎,倒入一些大醬,兩面金黃,撒上蔥花。
嫩豆腐,用香椿拌豆腐,剩下的做青菜豆腐湯。
豆腐腦,鹹味的,因為料不夠,不好吃。
李小月從孃家借了點白糖,用去年採摘的桂花熬製成桂花糖液,澆在了豆腐腦上。
李老漢不放心,不時過來看看,當看到用黃豆居然做出來白生生的食物,眼睛瞪得很大,不敢置信。
每樣親自嘗過之後,覺得味道不錯,而且軟軟嫩嫩的,特別適合老年人吃。
“我家小月有出息了,居然跟番邦人學會做這個豆腐,不錯,很不錯。我覺得那個公孫,應該會喜歡那個甜膩膩的桂花豆腐腦。”
得到見多識廣的老父親稱讚,李小月更有信心了。
公孫先生還沒到吃飯時間,就先來了。
牛大壯等人看到軍師走了,立馬也扔了工具不幹了,悄悄跟在軍師身後,堅決不讓軍師吃獨食。
看到公孫先生來了,小女兒劉長樂趕緊給孃親報告,於是李小月把剛剛做好的豆腐宴和單餅,以及兩桶青菜豆腐湯送過來。
李小月找出來以前劉雲德附庸風雅買來的細青瓷碗裝著桂花豆腐腦,親自端到了公孫先生面前。
公孫先生一愣,鼻尖縈繞著桂花香味,目光落在白嫩的物體上,面露詫異,“李娘子,這是什麼?”
李小月忙了一個上午,就等公孫先生“上鉤”呢!
瞭解到公孫先生喜歡附庸風雅,李小月還專門取了雅緻好聽的名字,“回公孫先生,這叫桂花白玉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