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福眼睛一亮,“對呀,那片土地也包含在地契裡。不能種田,用來養魚,也能長長久久有收益。”
不過李長福看到李小月高興的同時,還有幾分擔憂,“娘,你怎麼了?”
李小月嘆息一聲,“這份地契很貴重,也得值好幾百兩銀子。我在想著,怎麼回報公孫先生?”
李長福聽到這話,拍了拍腦袋,“是啊,姥爺整天說無功不受祿!咱們得了公孫家這麼大的好處,不還回去我心裡也不踏實!”
“娘,我這邊有個主意,不知道行不行?”
李小月轉頭看向李長福,也想聽聽兒子的想法,“一人計短,二人計長。不管你的想法行不行,說出來或許還能給我點啟示!”
聽到孃親的鼓勵,李長福笑了笑,“娘,您之前從榷場買來白疊子種子,聽那個老闆說,白疊子織出來的布很好,是貢品。”
“孃親有巧思,一定能夠種植成功。到時候,送給公孫先生,不就還人情了嗎?”
李小月聽了,笑著點頭,“長福,你說得對!公孫家不缺銀子,感興趣的無非就是我的巧思,以後我要多開動腦筋。”
“你媳婦估計做好飯了,咱們回家吃飯。待會,你還要帶人送貨。出門在外,一定不要衝動。遇到事情,要冷靜。不能決斷的,不要瞎來,跟你大舅說。”
李長福應下,“是,孃親。”
回家吃飯,村裡的牛車和馬車,驢車都被租來拉爐子,拉蜂窩煤。
五百塊蜂窩煤,拉一趟給十文錢,一天來回四趟,就能賺四十文錢。
村裡人都非常樂意過來拉貨,李長福負責縣城送貨,李長祿負責家裡裝貨。
這些事情,交給兩個兒子,見他們做得很好,就放手讓他們做。
李小月見天氣暖和了,把注意力放在了白疊子種植上。
白疊子種子經過滾水浸泡,並且摻和草木灰之後,才可以種植。
這樣做,不僅可以催芽,還可以去除種子上的蟲卵和病菌。
製作棉花營養缽的工具也做好了,今天正好用上。
李小月叫來三兒子李長壽,他擅長種地。
他在菜園子旁邊,挖了一個長三米,寬兩米,深大約十厘米的坑。
在土壤上撒了一些水攪拌均勻,然後用棉花營養缽工具製作出來營養缽,一個個整齊地放在坑裡。
這個工具,其實跟蜂窩煤的工具有些相似,只是減少了一些穿孔的裝置,在營養缽的上方有個小小的坑,正好可以把白疊子種子放入其中,上面蓋上營養土。
一斤半的白疊子種子,大約有七八千粒。
營養缽很小,李長壽力氣大,又是幹活的好手,速度特別快。
李小月把浸泡過並且摻了草木灰的棉花種子,放在棉花缽上,並且在上面蓋上一層稀鬆的營養土。
公孫先生經過梨花村,本來想直接去東山軍營,但不自覺地驅馬來到梨花村。
得知李小月種植白疊子,公孫先生心生好奇,“李娘子,白疊子真的能種植成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