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尋寶:從盲盒倉庫開始

第96章 名家大作

因為他很像是一抹植物,但又像是一個寫的失敗的字。

反正給人的感覺非常古怪,但如果靜下心去看,卻又能感受到這幅畫傳遞出來的異域風情的美感。

如果不是這畫上面,有豎著寫的漢字題跋。

真的很難相信,這會是一副咱們龍國的字畫。

陳睿對字畫這些東西都不太懂,但看著這四幅畫上閃現的白光,也知道這四幅畫不簡單。

他拿出手機,掃描了眼前的幾幅畫,然後搜尋了起來。

這一搜可不得了,把他嚇了一跳。

這四幅畫,竟然都是國畫大師,張大千的作品!!!

他趕緊又查了一下資料,這才知道,原來這亞洲藝術博物館裡。

收藏最有名的畫作,竟然就是這位老兄的。

要從藝術價值來說,他們館內收藏的龍國古代畫作,都沒有這位老兄的畫作價值高。

而這家博物館更是收藏了三十幅張大千的畫作,也是西海岸博物館裡收藏最多的。

這時,陳睿也有點明白了。

為什麼這些話閃爍的是刺眼的白光,而不是紅光,或者黃光。

因為這些話是近代畫家所作的,從意義上說並不能算是古董。

只能算是藝術價值非常高的藝術品。

如果在放個百十年,那肯定就是古董了。

而這幾幅畫,其中第一幅古人看奇石的那幅畫就叫《學士觀石圖》。

是張大千1928年所作的,這張大千非常崇敬明代的畫家張風。

並且還非說這張風是他祖宗,所以還給自己起了個雅號叫‘大風’。

這幅畫就是他為了致敬,那位未曾見過的‘先祖’所創的。

是他早起成名作之一。

而後面那副臧女跳舞的畫作,名叫《臧女醉舞圖》。

是1941年的時候,張大千去敦煌臨摹壁畫,在當地練習,模仿了三年。

正是這三年的歷練,讓他達到了他繪畫生涯的第一個高峰。

這幅畫,就是從敦煌回到他老家之後創作的,算是他早起巔峰畫作之一。

而第三幅,白光最盛的那副蓮花畫作,名叫《白蓮圖》。

這幅畫,可以說是張大千藝術生涯的巔峰畫作之一。

這幅畫是他1958年,受邀到巴黎辦畫展前,遊歷歐洲,在法國,義大利的美術館。

遍覽西洋美術,後又與西方油畫大師畢加索會面後,創作出來的作品。

這幅畫,可以說是他糅合了龍國水墨畫,與西方抽象表現主意創意的畫作。

也是他的巔峰製作,在繪畫技巧上也大量融合了西方油畫的筆法。

比如其中傳統水墨畫慣用的皴法線條就減至最少,同時在顏料使用上也更加大膽。

這才有了這幅名畫!

而當看到這些解讀之後,陳睿也就明白了為啥這幅畫的白光最盛。

很顯然,這幅畫的價值應該是最高的……

至於第四幅,那看起來非常‘潦草’的畫作,則是張大千巔峰末期的作品了。

因為在1957年的時候,他得了眼疾。

在作畫已經不能保持以前那樣精工細作的畫風了,這個時期他的畫作,主要突出的就是一個意境。

也就是咱們龍國古畫的之高境界:師心……

畫畫的時候講究的就是一個從心所欲,而他又因為受過西方抽象畫派的薰陶。

所以在作畫的時候就更加大膽,融入了不少抽象畫的創意。

這也是這幅《芭蕉葉》看起來如此‘潦草’的主要原因!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