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時,全隊北上百餘里,到達黃州境內,與四姑鎮的八千守軍匯合。
惠妃等眾將士與敵軍鏖戰,時攻時守,戰線遍佈幾十裡。
敵軍果然不只最初探得的幾萬,還有兩支策應隊伍先後現身,總共約有十多萬,和梁軍不相上下。
緋晚等人在四姑鎮紮營,憑鎮拒守,不斷收到前方各處戰場或勝或敗的訊息。
戰況膠著。
入夜仍不止息。
敵我雙方都死傷無數。
公孫老將軍在四姑鎮召集各軍僚署,商討作戰方略。
眼下最要緊兩件事,第一必須將敵軍主力拖在遠處,保護皇帝安全。第二,查實敵軍來源。
因為交戰之後才發現,敵軍不光是瞿人,還有相當多大梁人。
這些人到底什麼來頭!
而其中的瞿人,又是從哪裡進入大梁的?
或者早就在梁國內部潛伏?
惠妃前兩日已經派人前往梁境,查探緋晚所說的大規模行軍痕跡。
現在戰事已起,惠妃軍中的參議官奉命到場議事,建議公孫老將軍派更多人悄悄越過邊境查探,以便確定敵人來歷。
老將軍立刻採納,並派了人出去。
“上回韃子進京,是一處邊關隘口出了岔子,守卒幾十人全被收買,給韃子放行,還嫁禍給其他隘口的守卒,惡劣至極!這回入境的韃子更多,難道,是某一處邊防大鎮出問題了嗎,簡直離譜!”
議事廳中有人議著議著,開始憤慨發聲。
“這些年北方邊關守備鬆懈,大家全都知道,只是各種牽扯,遲遲不能整改,這下好了,釀成大禍!”有人附和。
有人冷哼:“去年京城遇襲,宮中朝中有內應。前些日子假皇孫篡位,連首輔都參與謀逆通敵。這回定然也是有內鬼了。我大梁何時,變成了這個樣子?豈止是篩子,處處漏洞,簡直是掉了底子的桶,本身就是一個大洞!”
在場諸人深有同感。
大家跟著皇帝親征,結果還沒走到邊境,就被敵人提前打過來,倉促應付、狼狽逃遁,任誰都憋著一口氣。
公孫將軍呵斥大家收聲。
“不要發牢騷,先把仗打贏!邊關便是出了問題,我們也要協同邊軍補上漏洞,扭轉戰局。我們要是敗了,韃子長驅南下,大梁危險,明白嗎!”
眾人連忙起身應是。
緋晚列席旁聽,只做威懾,未發一言。
見公孫老將軍能鎮住這群武將文僚,聽了一會兒具體部署,便放心離開。
公孫將軍在當日被皇帝嘉許的陸越等一眾將領中,原本並不突出。職位並不是最高,出身也只是四品將軍府,不是上等勳貴門第。但他自年少起歷任幾處邊鎮守將,幾十年來大小戰鬥打過許多,經驗豐富為人沉穩,又不刻意拉幫結派,家中子侄悉數從軍,為人都很正派。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