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沒多久,就感覺到官道上的人比昨兒要稍微多些。
顧彰見了一夥十多個穿著破破爛爛揹著包袱走路的,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有,看起來像是一家人,便湊過去尋了個老頭打聽,“老人家,你們這是往哪裡去啊?”
老人搖搖頭,“不知道,走到哪裡算哪裡。”
“家裡本來就只有三畝地,春上就青黃不接,眼下鬧旱災,今年一粒糧食都沒打,家裡斷糧都半年了,在家也沒活路,出來興許還能活人。”
顧彰嘆口氣,老頭也問,“你們這是往哪裡去?”
顧彰道:“往南邊去,南邊不鬧旱災,這北邊幾郡都是大旱,家裡吃的水都不夠,沒法活了。”
老頭愣了,“幾郡都旱?那這走到哪裡是個頭?”
“我還琢磨著到了西山郡會好點,我家還有幾個勞力,給人當長工也能撈著一口飯吃。”
顧彰搖搖頭,“都旱,西山郡只怕還不如咱們這裡,咱們西秦郡,這幾年來了個好郡守,苛捐雜稅減免了許多,又修水利,家家日子都還過得。”
“西山郡那邊煤山多,本來地裡的出產就少,只怕更難。”
老頭臉上現出茫然,西山郡沒活路,那要怎麼辦?
“那你們是去哪個南邊?”
顧彰回道:“我們往東南走,去東海郡。”
老頭搖頭:“去漢中郡不是更近麼,那邊算起來也是南方了,那邊有大河總不會鬧旱災,我老漢年輕的時候倒是去過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