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彰和村長趕緊四處尋人打聽城門還開不開。
桐城這裡有條河穿城而過,雖說水位比往年低許多,不過倒是不愁水喝,幾家人都趕緊去河邊打水了。
不一會,顧彰和村長打聽了回來,對大夥道:“城門明天清早能開,現在開門的時間縮短了,下午未時末就關城門,而且進城要交錢,一個大人三百文,半大小子也一樣,小娃倒是不收錢。”
眾人一聽就炸鍋了,“三百文一個人!這得多少銀子啊?”
村長蹲在地上唉聲嘆氣,他家八口人,光進城就要二兩多銀子,想一想心肝都疼。
張老大也捨不得,看著馬大爺,“馬大爺,那咱不能繞著走麼,就不往這城裡過了唄。”
馬大爺搖頭,“不往城裡過,我沒走過,不知道路,再有,也不知道要繞多遠。”
“進城的話,走東城門出去,還是官道。”
顧彰沉聲道:“這城門口,連著幾天都有大戶人家施粥,所以災民都聚集在這裡不走。”
“我聽說,這進城交錢就是為了區分災民,不讓災民進城擾亂城裡的秩序。”
畢竟交得起進城費的,就說明手裡還有銀子,還有購買力,不至於去偷去搶。
“大夥自己想好咋走吧。”顧彰說完也不管了。
各家手裡其實都還有點銀子,只不過捨不得。
眾人說了一會兒,趕緊壘灶做飯。
錢氏這時看著小紅又氣不順了,難道她還得給這個丫頭交三百文進城?
這一路上還有不少城池吧,要是一路交過去,只怕幾兩銀子都打不住!
不過眼下小紅還有用,錢氏眼珠子一轉,“小紅,你去河邊打兩桶水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