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科技和華夏官方開始在月球上種植太空植物,根本就沒有進行保密。
星火科技的月球基地是月球的工業中心和能源中心。
每一天都有許多航天公司來星火科技月球基地購買智慧機器人等工業產品,繳納星火科技月球基地核聚變發電站的供電費用。
這些人都看到星火科技在月球基地內部和月球基地周圍種植一些植物。
有人把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照片發到網路上,這立刻引起網友們的熱議。
【水煮魚】:“星火科技這是在幹什麼?它們一家民營公司怎麼也開始搞形式主義,竟然在月球上移植塑膠植物,裝出一副綠意繁茂的樣子。
這麼做完全就是畫蛇添足,誰不知道月球根本無法種植植物。”
【七度空間】:“我相信星火科技絕對不會那麼無聊,這些類似植物的東西隱藏著很大的秘密。
星火科技從來沒有讓我們失望過,他們的技術底蘊也遠超其他公司。”
【伐木工】:“回覆七度空間,有信心是好事,但也要遵循最基本的科學原理。
月球上沒有大氣存在,它不能為植物提供他們正常所需的氧氣和二氧化碳。
月球上也沒有大氣層對光進行散射,光照差異非常大,有的地方光強高的能直接烤死植物,有的地方光強非常低,比地球夕陽時刻的光強還低。”
【北瓜】:“網路上又有人曝出資料,不只是星火科技的月球基地這麼幹。
官方掌握的基地也準備這麼做,現在有一些基地已經開始種植與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差不多的植物。”
【一米陽光】:“我現在有些相信是星火科技取得技術突破,星火科技可能一家顯擺,但讓國家陪同他一起顯擺,這個機率太低了。
真沒想到現在科技能發達到這種程度,不知道星火科技採用了哪種技術。
他們是給每一株植物都安裝一套微型的空氣迴圈系統,還是建立一個具有初步空氣迴圈系統的基地。
我覺得應該是後者,建設一個具有空氣流動的基地,不只是植物能享受到這個好處。
對人類的好處也顯而易見,更能保障豬等牲畜在月球上正常的存活。”
網友們只憑借隻言片語,他們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開始琢磨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周圍植物的情況。
有很多網友都在持續關注星火科技的植物情況,有些人來到星火科技月球基地,他們順手就拍下這一時刻植物的長勢。
網路上有人拼湊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植物長勢過程。
【四喜丸子】:“看到這些植物一天天的生長起來,我的心竟然開始牽掛這些植物。
這些植物我能全部認出來,長得粗壯的是玉米,長得細長的是高粱。
玉米地附近的是西紅柿,西紅柿肉面的是茄子,高粱旁邊的是大豆。”
【慧眼識珠】:“通報一個重大訊息,有人拍到星火科技月球基地員工記錄太空植物長勢的照片。
從這個照片中可以看到很多細節問題,最至關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星火科技月球基地的航天員依然帶著頭盔,身後揹著供氧的氧氣瓶。
這個照片的出現,讓網路上眾多猜測直接失敗。
航天員都需要單獨供氧,這些植物絕對不是生活在微型大氣圈中。”
2030年5月1日,這一天是勞動節,星火科技為了慶祝這個節日,他們直接公開月球太空農業的相關資訊。
星火科技釋出一個vr虛擬影片,讓人彷彿身臨其境一般體驗月球基地的農田。
月球基地的太空植物長勢非常好,它們現在已經進入到收穫期。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