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霸的黑科技模擬器

第42章 震驚眾人(求追讀)

“不是,張哥,我聽大家討論了這麼久,也有一個想法,要是不出意外的話,能夠完美實現你們要的效果。”陸曉笑道。

“什麼?”

“怎麼可能,陸曉你都不懂我們這些裝置。”

“是啊,陸曉你什麼想法?有很多想法,其實想得挺好,但很難實現。”

眾人頓時議論起來,都不相信陸曉想出瞭解決方案。

他們一群高材生,研究這個技術解決方案已經很久了。

今晚甚至討論出不必追求追蹤人臉,因為壓根無法實現,乾脆放棄以前的想法。

不要用神鵰無人機作為基礎設計,而是用無數小無人機,形成無人機陣列。

釋放出去平行拍攝人物,只要無人機夠小,就能去各種地方。

戰場上的指揮部也可以入侵。

最後的目標是起到定位作用,鎖定目標再給神鵰無人機制導。

其實相當於讓神鵰無人機作為母機,攜帶幾十個小無人機,看到需要偵查的地方,就釋放小無人機從高空投到地面。

讓小無人機全方位橫向推進,把資料實時傳輸給神鵰無人機。

眾人都覺得這個方案不錯,神鵰無人機很大,完全可以裝載無數小型無人機。

這些小無人機以後還可以升級,最終形態可能是一隻蒼蠅,蚊子,也可以變成地面爬行的老鼠,蟑螂。

既然高空識別不了地面的具體人臉。

那就按照陸曉原來的設計思路,用兩個埠。

以前陸曉高空埠是用來拍攝,現在高空埠是發射導彈。

地面埠可以化整為零,分身無數,地毯式搜尋目標人物。

眾人已經想不出還有什麼方案比這個還要好了。

陸曉見眾人不相信,便解釋道:“我這套方案涉及一些特殊演算法,能有效處理雷達資訊,現在的雷達不是分為聲吶和電磁波雷達嗎?一個是橫向電磁波一個是縱向的聲波。”

“雖然電磁波的速度是聲吶波的100萬倍,但在短距離偵察上對比並不明顯,所以用聲吶波也沒問題。”

“具體實現的方法,在這裡很難給大家描述,我就說說效果吧。”

眾人都側耳傾聽,畢竟大家之前的方案,其實都是建立在光學攝像頭資料處理上。

透過拍攝影象的方式,讓無人機識別人臉。

現在陸曉卻說,用雷達的形式也能識別人臉嗎?

聽上去就不太可能。

但接觸了一晚上,大家也感覺到陸曉還是比較穩重的人,不會開這樣的玩笑。

“聲吶波在遇到物體時,會反饋資訊給雷達,正常情況下遇到人,我們最多知道有個人站在那裡對吧?”陸曉問道。

眾人紛紛點頭,聲吶雷達其實大部分都是用在水中。

比如探查暗礁、冰山、沉船、深海魚群,當然遇到人其實也能探測出來。

為什麼大部分用在水中呢,因為電磁波在水中傳導不太行,剛好聲波有水傳導速度很快。

在空氣中聲吶面臨各種噪聲干擾,還有空氣的傳播速度是300米每秒,而電磁波的傳導是30萬公里每秒,差別巨大!

這也是聲吶大家第一反應就是水裡的東西的原因。

不過現在聲吶在陸地上其實也有大作用了,那就是用在機器人領域,還有無人駕駛領域。

想想看蝙蝠就是因為特殊的聲吶系統,即便幾千只都在洞穴裡,環境再黑暗,相互間也不會碰撞,更不會撞在山壁上。

就知道聲吶的潛力有多大了。

只要資料能夠處理,聲吶能完美讀取出物體的真實形狀,只不過人類利用“資料”的手段太粗糙。

即便在陸地使用聲吶,地面複雜環境轉化出的資料,干擾實在太多,根本處理不了。

水中能夠反射回波的物體較少,相互干擾也少,自然能很容易處理。

陸曉提出用聲吶,所有人的第一反應都是用不了。

“不行的,聲吶干擾太多,要知道任何環境,都會相互反射聲波,就和水面有無數島嶼當浪打過去的時候,水波會變得無比雜亂一樣。”張兵搖搖頭說道。

陸曉已經有詳細技術解決方案,而且以他現在的數學、資訊學等級,很輕易地看出這次得到的演算法有多強大。

還是用水面的島嶼舉例,假如水波盪開,會形成非常複雜的影象,這些影象如果處理好,就能知道島嶼和水面接觸的形狀。

因為不同形狀的島嶼,反饋出波紋是不同的。

陸曉感覺這次模擬出的聲波解決方案,和當初接觸麥田怪圈也有關。

模擬速度這麼快,肯定是人生模擬接觸的資料,用在了這次模擬上。

以後要製造麥田怪圈,只要改進聲波雷達,可能就可以製造聲波武器。

當然現在陸曉還沒有模擬出方案,還需要一段時間。

他準備先幫無人機實驗室解決完聲波探查人臉技術,就上山靜修,等待麥田怪圈聲波武器模擬結束。

“地面使用聲波獲得資訊最大的難題就是干擾,但最好的地方也是透過聲波反饋回的複雜資料資訊,既然蝙蝠都能處理山洞內複雜情況的資料,還有飛來飛去無數蝙蝠避免碰撞,只要我們找到辦法,也能透過聲波確定一個人的長相。”

“不但能確定人的長相,我們還能確定地面的任何形狀物體,地面有個小坑,螞蟻洞的構造,都可以識別!”

“我已經有靈感了,現在不如去實驗室,讓我驗證一下自己的想法如何。”陸曉說道。

眾人已經震驚得張大嘴巴,螞蟻洞都能識別,這是要逆天啊?

而且聲波識別人臉,以前沒聽過聲波還能這麼詳細處理的。

水裡的聲吶,其實都是檢測到某些地方有物體,然後就標記一個光點。

陸曉卻是要用聲波,實現軟體層面的再次建模嗎?

那按照這個思路,陸曉應該是研發新的雷達,只要把這個雷達往地上一放,聲波傳遞能夠反饋資訊的環境,都能被完整模擬出來!

畢竟聲波可不是水面和島嶼邊緣的關係。

聲波是四面八方,上上下下同時傳導。

張兵喝啤酒喝得雖然臉有些紅,但此時卻來了濃厚興趣,一拍桌子道:“好,我們去實驗室,看看陸曉怎麼弄,大家全都給我好好配合!”

作者不是理科生,很多科技都是幻想的,大家千萬別較真啊。什麼聲吶識別人臉,也許有這個可能,但現實應該是沒有的。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