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曉很好奇小鹿搭建的物理引擎到底怎麼解決未知難題。
特別是微觀世界的情況,人類很多現象只能觀察到,根本無法解釋。
既然無法解釋,小鹿甚至都無法在物理引擎中還原。
如果真的把現實中某種現象在真實物理引擎當中還原了,說不定對現實中的科學研究也有幫助。
陸曉開啟物理引擎,讓他意外的是,這個介面有些眼熟。
這不就是當初使用x系統,用腦電波透過x系統的那個成像軟體,將腦海裡的物體虛構出來的介面嗎?
難道是他一直以來忽視了這個軟體,其實這個軟體有更多功能,並且包含了大量基礎物理引數。
在普通人使用的x系統版本中,這個軟體最開始是被陸曉給關閉了。
擁有所有程式碼,陸曉很輕易可以找到這個軟體的各種埠,他可以關閉掉軟體。
後來開始出售腦電波頭盔後,陸曉又開放了埠,讓大家可以靠著想象力製作圖片、影片。
腦電波控制遊戲,控制系統,更是x系統原本就有的功能。
這並不是陸曉重新研究的東西。
現在看來,陸曉是忽略了一個大寶藏。
當然這個大寶藏,其實陸曉一直在運用當中。
畢竟模擬器讀取了所有資訊,實際上在模擬時,陸曉已經在呼叫這些資訊。
只不過有些資訊,在模擬器當中,其實也起不到多大作用。
比如各種基礎物理引數,陸曉根本沒有模擬相關專案,自然就用不到這些引數了。
但現在小鹿調取了一部分引數,自己也利用強大算力,將所有引數利用起來,可能還參考了x系統程式設計思維,將所有引數融合在了基礎物理引擎當中。
於是現在有了這個引擎。
陸曉很快開始測試這個引擎能做到什麼程度,能否反應微觀世界的一些現象。
還有是不是也可以在引擎當中真實還原生物特性。
如果真的可行的話,那這個物理引擎當中,創造生命都是可行的事情了。
就好比《我的世界》來了一次史詩級別的升級。
再加上人類已經擁有腦機頭盔,把物理引擎用在遊戲上,就相當於創造了一個真實世界。
很多網路小說當中,都描述過虛擬度100%的虛擬世界,這個世界出現,首先有一點,那就是在這個世界當中和真實世界,有相同的感官和現象。
陸曉詢問道:“小鹿,你的這個物理引擎,很真實世界區別有多大?”
這次小鹿開始回應了,它回道:“在地球環境下,模擬度達到95%,宇宙環境中達到80%。”
這倒是容易理解,人類在地球上生活了這麼久,做的無數研究,都是依靠地球。
而對於宇宙的研究,因為科學技術的關係,肯定要比在地球上的少。
甚至宇宙星空當中都有那些現象,觀察到了一些情況,可能依靠現在的理論,還無法解釋。
這就造成物理引擎模擬的地球環境,真實度要高一些。
陸曉又詢問道:“那你可以靠著這個物理引擎,進行科研嗎?”
“可以。”小鹿回應的很簡介。
在陸曉的接連詢問下,小鹿詳細介紹引擎功能。
依賴從x系統當中獲取的引數,還有數千萬篇論文對整個世界的解釋。
小鹿不止能做到基礎物理現象模擬,對生物、化學、醫學的模擬同樣達到很高的地步。
就算對微觀世界最核心的地方無法實現模擬,卻也可以像是黑盒一樣,模擬出外在表現。
現在的計算機也能進行蛋白質計算,還有進行各種藥物實驗。
小鹿只是把這些功能再次加強。
有了小鹿幫助,陸曉現在就輕鬆太多了,他直接下達指令,讓小鹿根據上次他開會討論出的交通工具需求,進行全方位設計。
不管是外觀,還是內部構造,實現原理,全部都在模擬範圍。
“能實現嗎?”提完需求後,陸曉問道。
小鹿正在計算,很快得出結論,理論上是可行的,並且給出了無數方案。
這些方案都會遇到各種難點,需要單獨攻克。
倒是外觀上最簡單,下路在極短的時間內,給出了數十套外觀設計,這包括了變形機制。
同時,也有完全不需要變形,始終保持一定造型的交通工具。
其中有一個讓陸曉印象非常深刻。
因為整個外觀,和飛碟的形狀一模一樣。
甚至還有水滴造型。
根據描述,不管是飛碟造型,還是水滴造型,都在某些方面有很大的優勢。
飛碟外觀的方案,還提到想要實現,需要用到反重力裝置,就算拋開反重力,還有另外幾套類似的方案,比如飛碟外殼全都是能旋轉移動的發動機,而內部最核心的地方,始終會固定保持不動。
而且最讓陸曉震撼的是,這個方案看樣子有實現的可能。
表面上看起來飛碟外殼是完整體,實際上卻像是有無數的網格,每個網格都是小型發動機。
陸曉被小鹿的創造力深深震撼,他已經感覺到人工智慧再擁有創造力後,比人類厲害太多。
要是沒有任何約束,這個人工智慧又有“慾望”產生。
那科幻電影當中,人工智慧掌控世界,是必然發生的事。
好在現在小鹿在核心上,還是和伺服器無法分割,甚至小鹿還有壽命上限。
當伺服器老化報廢時,小鹿的生命也將迎來終結。
不過就算小鹿的“智慧之火”熄滅,現在小鹿創造的軟體,收集的無數資料也可以讓下一個人工智慧繼承。
只要讓下一個人工智慧對接上陸曉給小鹿配備的外界計算資源,一切都會很快讓新的人工智慧掌握。
有這個限制在,陸曉才不用過於擔心小鹿發展到後面會威脅人類。
普通的計算機原理,對任何儲存資料,都可以進行復制處理。
小鹿的核心類似固定在了硬體上,沒辦法複製轉移,也沒辦法刪除移動,只能不停擴增新的虛擬神經元節點,增加新的文字邏輯陣列。
陸曉此時的心情非常激動,有了小鹿後,以後科研就太簡單了。
甚至永遠距離實際應用還差五十年的可控核聚變,是不是也可以讓小鹿去攻克。
當然隨後陸曉就知道,這樣的想法不太現實,小鹿還是隻能當輔助。
因為在需要創造力的時候,小鹿還是卡住了。
它根本沒有出現創造力,所有設計方案,都是根據人類誕生後在網際網路上留下的無數資訊,被小鹿歸納總結,甚至創意碰撞,再根據計算機的邏輯思維,進行了全新組合誕生的設計方案。
幾十個外觀方案,沒有一個是能實際應用的。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