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就是糧食。”
劉備表示方鏡沒有聽錯。
“為什麼,這不是資敵嗎?”
東漢末年屬於小冰河期,降雨減少,旱災頻發。有旱就有蝗,糧食減產嚴重。
這個時候把糧食賣給其他諸侯,未免有些...
“子鑑有所不知,這是計劃中的一部分。”
貿易戰自古以來就有,春秋時期管仲用貿易戰先後搞定了衡山國、楚國、魯國樑國、代國。
不過這些都是大量購買敵國貨物,讓敵國經濟依賴齊國。
這樣齊國就能在關鍵時刻釜底抽薪,從而讓對方經濟崩潰,不戰而勝。
糜竺參考的就是這個辦法,只是這次動用的是更加珍貴的糧食。
畢竟這年頭有錢也買不到糧食,曹操他們再傻,也不可能荒廢了田地。所以他們只能出口糧食,源源不斷地出口糧食。
沒人能拒絕送到嘴邊的糧食,就算有毒,那也得先吃飽肚子。
只要他們買,那計劃就算成功了一半。
穀賤傷農,有便宜而且量大的糧食來源,糧食種植面積自然會減少。
這跟是否看穿計謀無關,完全是因為人的本性。
糧食是有保質期的,防水防火,防蟲防鼠,全是成本。尤其是糜竺賣過去的都是土豆,更加不耐放。
劉備也不怕曹操拿這些糧食來練兵,徵的兵越多,種田的人就越少,糧食就越依賴劉備。
而且訓練過的農民那叫民兵,民兵規模越大,曹操的勢力就越不穩。
要知道哪怕是曹丕稱帝的時期,曹魏後院起義的人也不少。要是全換成民兵,那破壞力增加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另外劉備也有一點自己的小心思,全天下的糧價都下去了,那就能夠有更多的百姓活下來了吧。
受限於人手不足,劉備不能以最快速度平定天下,這一直是劉備的心病。
因為不是他做不到,而是為了以後統治,必須要往後拖。
拖到天下所有人都認清世家的嘴臉,拖到世家再也沒有還手之力。
為此只能犧牲那些毫不知情的百姓,這讓劉備時常感到痛苦。
見話題扯遠,張飛趕緊說道:“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要除掉那些膽敢入寇的雜胡,只有外部安穩了,咱們才能騰出手收拾這些世家。”
“而且扶余烏桓這些部落又不難打,先拿他們練兵。”
劉備正色道:“翼德你要是這麼說,還真不能放你出兵。”
張飛急了,“大哥,這是為何?”
關羽也說:“三弟你太急躁了,烏桓、扶余、高句麗雖說都是胡人,但各有不同。尤其是烏桓,蹋頓統一各部落,其勢力已經不能當做普通的雜胡。”
張飛憨笑,“這些我都知道,這不是想說的簡單點,好讓大哥放心我出兵嘛。”
劉備指著張飛笑道:“好你個翼德,竟然對我用上兵法了。”
“嘿嘿,大哥恕罪。”
劉備擺擺手,“罷了,你既然想要出兵,首先要答應我三個條件。”
張飛拍著胸脯保證道,“絕不飲酒誤事、絕不暴怒任性、絕不無故打罵軍士。若有違反,必提頭來見。”
這三條軍令是劉備讓張飛守徐州時交代的,結果張飛還是丟了徐州。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