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頭?
親兵隊率解釋說:“初來幽州時缺少人手,主公便讓參軍落選之人作為衙役負責幽州治安。”
“後來幽州局勢穩定,主公沒有令他們解散,而是改名為幽州捕,專門負責緝拿作奸犯科之人。”
方鏡算算時間,應該是去大明的那次,劉備果然有兩下子,竟然這麼快就弄明白了後世的制度。
不過他們身上的裝備是不是太好了點?
騎馬遠去的捕快,一個個身著甲冑,除了身上寫著捕,其他的行頭和劉備親兵沒啥差別。
“這樣的人一共有多少?”
隊率想了想,“二三十萬大概是有的,參軍可不是一件容易事。”
新沛百萬居民,絕大多數都是青壯,因為老年人和身體素質稍差的,都活不到進新沛的時候。
因此募兵的訊息傳來,半座城的人都去了。
劉備徵兵的流程和各大諸侯不一樣,首先得要進行集中訓練,主要是訓練體能方面。
透過體能訓練後,再根據個人想法或者特長進行專項訓練。
這些都合格後,關羽張飛這些將軍便會讓人來挑選,將成績優異者收入麾下。
劉備親兵還好說,後勤能力出眾也是有可能被選上。
關羽、張飛、趙雲、張遼這四大軍團只需要作戰能力出眾的人。馬戰、步戰、弓箭、斥候,除此之外皆不接受。
至於說後勤。笑話,掛都開到這個份上了,你跟我說後勤?傳送門一開,打完仗直接回家睡覺都行。
落選的那些人也不會白訓練,除了民兵補貼,還可以根據個人意願轉職為工程兵團或者捕快。
前者負責城市建築、裝備生產、金屬冶煉等相關行業。
後者就是方鏡剛才見到的幽州捕,負責維持各縣治安。
具體人數連劉備都說不上來,單單薊縣就有一萬幽州捕,用以維持治安。
要知道薊縣總共才有八十萬人,其中三十萬還是從新沛遷來的。
八十比一的比例,除非是劉備在幽州搞到天怒人怨,被群起而攻之。否則想要搞事,得先掂量掂量腦袋和鐵哪個硬。
這些落選之人雖然不如各軍團的精銳士兵,但訓練幾個月也知道如何相互配合。
尋常馬匪,只需一隊幽州捕,便能輕鬆剿滅。
因此幽州目前治安非常好,不說夜不閉戶,縣城裡小偷小摸的現象都極少出現。
這群渴望立功的傢伙誰的面子都不會給,誰敢亂來他們真的會動手抓捕。
輕則斬手,重則砍頭。很快幽州各地的風氣就好轉了起來。
也不是沒有人藉口刑罰過甚來抨擊劉備,但劉備入城的時候就開始平抑糧價。一石小麥僅需要三百錢,而且還不斷對外招工,一天就有五十錢的工資。
鰥寡孤獨廢疾者另有安排,力求每一個人都能吃上飽飯。
如此一來,誰還在乎刑罰嚴峻不嚴峻。有吃有喝誰沒事老犯法,這種情況要是還有人故意犯法,那就是活該死。
一招平抑糧價下去,不僅收穫了幽州民心,還給幽州士族帶上了鐐銬。
畢竟犯罪率最高的就是這些人,所以他們才會說什麼刑罰過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