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股喜悅沒堅持多久便戛然而止,原本估算出應該減少的業力,竟然只消失了不到五分之一,大明國作只增加了四十年。
陶道人絲毫不慌,他向道君皇帝解釋,應該是因為首惡未除,民怨未曾得到發洩因此業力尚存。
道君皇帝皺眉,罪犯得不到懲戒,的確算是朝廷失德。
“繼續!”
斬斷罪官和朝廷的聯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還在後面。
第二步是讓道君皇帝站在社稷壇,接受城隍土地拜祭,在人道氣運見證下,將神道徹底納入朝廷體系。
道君皇帝站在社稷壇上,一旦完成拜祭,他便能成為行走的氣運金柱。
“臣等拜見陛下。”
這一步進行得很容易,自從開國以來,朝廷一直有意識地冊封城隍,還為之專門設立了一套等級制度。
但頭頂的人道氣運起了波瀾,似乎有很多人在爭吵些什麼。
道君皇帝早有準備,守在一旁的陶真人將城隍土地們身上的陰德引入道君皇帝身上,上空的雲層瞬間安靜下來。
城隍土地們想要晉升只能根據身上的陰德來判斷,於是為了升官只能不停地做好事。
而他們本身又是朝廷敕封而來,因此身上的陰德本就有一部屬於皇帝。以前只不過是存在他們身上,現在需要用,很容易就取了出來。
然後是第三步,將皇帝和國運繫結,社稷不滅,皇帝不死!
這一步的困難之處是得到人道氣運認可,但只要第二步完成,其實第三步也就順理成章。
畢竟國運和人道氣運,又能有多少差別。
陶真人這樣想著,立即開啟了第三步祭祀。
“噗!”
然而誰都沒想到的是,第三步才剛剛開始,負責儀式的和尚道士齊齊噴了一口血出去。
道君皇帝心道不好,正要開口說話,就看見頭上的雲層沸騰了起來。
他們本以為和國運金柱相連的那塊雲彩便是人道氣運,沒想第三步開始後,整個天空都沸騰了。
人心所向便是人道,人心之大能夠蓋過天地,豈是一國氣運能夠容納下的。
道君皇帝看到天上的雲層化作一張張面孔,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同身份不同職業的人全都在說著話。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伐無道,誅暴秦。”
“殺人者死,傷人者償。”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罄竹難書,流惡難盡。”
“均田免賦。”
“天補均平。”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
“等貴賤,均貧富。”
“莫道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無數聲音最終匯聚成一句話。
“時日曷喪,予汝皆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