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不吭聲。
新訓場地的選址,以及相應的安排工作自然也不會讓美國人知道。
除非美國人願意出錢.
這和他們原本打算的建軍計劃其實也有一定的關聯。
只是。
山城方面不可能同意美國人索要的指揮權。
這件事情,常瑞元也和楚雲飛詳細聊過。
指揮權這個東西。
在楚雲飛看來,哪怕是常瑞元微操,都好過美國人指揮。
畢竟美國人是真有可能會拿這些新組建的作戰部隊作為炮灰使用。
而且美國人在二戰時期的軍事指揮水平,真的很是一般。
楚雲飛也很難信任美國人。
拖美國人下水,割點這群老外的韭菜,沒問題。
但是讓他們吃虧。
那楚雲飛不可能答應。
方立功首先在眾人面前說了自己的想法:“在短時間內,日軍晉北的防禦體系很難重新整理,我們在此反攻必然能夠取得相當不錯的戰果,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大同及周邊地區,更重要的是確保大同。”
“這就促使我們無法將全部的兵力以及精力用於前線戰場,勢必需要留出一支作戰部隊抵抗日軍的反撲。”
“第五集團軍完成整理之後,將會前往平型關一線接替二十七軍範漢傑所部的防禦,而範漢傑所部的戰鬥,很適合承擔這樣的角色。”
“至於防線過長,兵力較為稀疏的這一點,則會由其他作戰部隊進行填充,在相應的防禦作戰之中,我們也可以承擔相應的角色。”
楚雲飛身子微微前傾,略微調整了一下:“第五集團軍方面終究缺乏重武器,在平型關一下獨立作戰還是太過於吃虧了。”
“依我之見,不如直接將第五集團軍調往晉北前線。”
“同意。”
“嗯,沒什麼太大區別。”
“剛好有我們兜底。”
眾人此時也反應了過來。
楚雲飛此舉也是想要抬一手第五集團軍。
畢竟曾長官是第一個響應陸軍整理的長官。
再算上現如今的第五集團軍內多了許多的黃埔和山西軍校的新軍官。
這些實習的軍官想要轉正,亦或者是往上走一走。
自然需要戰功。
更何況曾萬鍾、唐,武等人一樣也需要戰功去提拔自己人。
與其把反攻晉北的一部分功勞分潤給二十七軍。
還不如留給第五集團軍。
至於駐守平型關的苦勞。
範漢傑也獲得了相應的功勳。
沒必要所有的便宜都讓黃埔嫡系佔去。
中國人沒有意見,不代表美國人沒有意見。
在史迪威的視角里面。
舊軍官的裙帶關係充斥著整個
史迪威有些疑惑:“楚,如果以軍政部的戰鬥力等級評估,第二十七軍的戰鬥力當屬一流,為什麼不調派二十七軍參與到本次的進攻之中呢?”
“正是因為第五集團軍戰鬥力稍差一些,所以讓二十七軍固守平型關一線,我們的側翼才不會有太大的風險。”
楚雲飛本想表達現如今的第五集團軍戰鬥力比之前要好上不少。
但話到嘴邊,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
他的目的不是為了反駁史迪威。
而是以他的觀點讓他閉嘴,並且避免產生矛盾。
史迪威這人,楚雲飛還是有所瞭解的,順毛捋的時候一切都好說。
要是站在他的對立面,那就有些麻煩了。
這史迪威也不是個好相與的角色。
脾氣臭的像是一塊石頭。
聽楚雲飛這麼一說,史迪威也不再言語。
有這樣的顧慮也屬正常。
日軍進攻山西的路線比37年的時候不多什麼.
這些地方基本上都已經有了部隊駐紮和防守。
而且長治、龍城地區生產的水泥、鋼筋基本上都用於了這些地方的防禦工事修築。
完全沒有什麼好擔心的。
平型關一線,是此前晉北反擊戰原定的右翼作戰部隊進攻方向。
沒有多少的防禦工事,確實需要戰鬥力更強的作戰部隊。
楚雲飛清了清嗓子,而後接著道:“統帥部擬定的進攻計劃,和我們此前所使用的中路突破戰術並無太大的差別。
只不過這一次我決定以側翼迂迴包抄,中路粘滯的方法,尋求殲滅日軍四十一師團主力的機會。
上一次,我們將其重創。
即便是經過調整,四十一師團相較於二十師團,都是那個好捏的軟柿子。
先幹掉他們。
再想辦法擊潰二十師團這樣的常設精銳。”
“至於防禦作戰,可依靠此前遺留下來的國防工事進行二次休整,不過我對此戰秉持樂觀看法,若是時機合適,可一路繼續向北進攻。”
“八戰區,第七集團軍方面,楚長官已經動身前往商談,至於結果,我們還需要繼續等待。”
正當楚雲飛所部就此戰的細節進行詳細討論之際。
五戰區的冬季攻勢作戰也基本上接近尾聲。
一封電報。
也自五戰區長官司令部發到了山城統帥部。
第五戰區。
是常瑞元最為在意的一個戰區。
特派軍委會魏高參前來擔任監軍,每日向他報告戰況。
但同樣也是截止到目前為止表現最差的一個戰區。
五戰區下轄一共四十五師,總計三十萬的作戰力量。
此次作戰一共投入三十個師。
規模最大的反擊是由張自忠將軍所指揮的右翼集團軍。
對手是日軍的第十三師團。
兵力頗為分散,基本上防禦呈一線配置。
戰鬥打響之後,被迅速分割成了一個個孤立的據點。
讓常瑞元沒有想到的是。
日軍能夠忍受缺糧少彈的境況,頑強抵抗了一個月。
雖然知道五戰區這群部隊缺乏攻堅能力。
可也萬萬沒想到攻堅能力差到了這個程度。
一個月,沒有攻克日軍任何一個據點。
各部隊的戰報前後矛盾,頗為突出。
本意就是為了消耗地方軍實力的常瑞元看到相應的戰果匯總,也是頗為震驚且無奈。
“第五戰區襄河東岸之戰,各軍或進或退,勝敗之數前後異詞,雖戰功比之其他戰區誒優勝,但亦詳查當時敵我之兵力與態勢以及戰後我方死傷與父母之確數。
而各軍之進退,前後、勇怯,強弱,功過等,更不可不一一詳報。
以功罪之大小而定賞罰之輕重.”
換句話說。
常瑞元無法確信第五戰區的戰果報告,認為該戰區沒有完成反攻任務。
他本想要依靠這次的反攻消耗地方軍之實力,並且好推進後續的陸軍整理工作。
反而被下面擺了一道,打完這一仗,下面到底有多少的兵力,有多少是吃了空餉的瞞報,亦或者是其他種種。
已經全部都搞不清楚了,相當於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可憐的是這些本不該付出生命計程車兵們。
因為地方軍頭和常瑞元的勾心鬥角,白白犧牲在了攻堅戰的戰場上。
五戰區沒能夠完成任務,對地方的掌控也在進一步的縮減。
常瑞元坐在躺椅上思索問題的時候。
不由得想起了楚雲飛的勸告。
冬季攻勢現如今實在是沒有太多的必要。
資源富足可以進一步的整訓軍隊,完全沒有必要這個時候就進行全面的反攻。
即便是消耗日軍軍力,應當以小規模的滲透作戰,游擊戰。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