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裡原本存放的多是老闆享用的進口酒水、飲料、高階水果等,雖價格不菲,但在這個年代既不實用也易惹麻煩。
讓陽光明此刻深感慶幸的是,就在老闆出差這段時間,他利用職權之便,“假公濟私”地調整了冰箱的儲備清單。
老闆冰箱裡的普通消耗品,只要不是太貴重的單品,都會定期清理更換,而處置權就在他這個生活秘書手中。
既然老闆不在,他便減少了那些華而不實的奢侈品採購,轉而大量訂購了更適合他這個“普通人”家庭生活所需的物資。
他重新擬定的清單主要包括:
小家庭自用:少量的優質米麵油、基礎調味品(鹽、糖、醬油、醋等)、幾樣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一些解饞的零食等。
孝敬父母:如父母愛吃的幾樣五星級酒店大廚特製的熟食和高檔菜餚(如醬牛肉、醉雞、佛跳牆、紅燒鮑魚等),以及幾樣本地知名的特色主食和糕點。
人情往來:如兩罐進口奶粉,一盒堅果禮包等。
放在這物資相對匱乏的火紅年代,這些看似“普通”的冰箱存貨,其實際價值和實用性,反而遠超那些名貴卻燙手的滋補珍品和金銀珠寶。
離開僻靜的死巷,初夏午後的陽光重新灑在身上,帶著暖意,卻驅不散陽光明心頭那份沉甸甸的興奮與盤算。
幹部編制的工作解決了燃眉之急,但冰箱裡那些驚人的“寶藏”,尤其是那份價值連城的滋補品大禮包,才是他未來真正的底氣。
張援朝在飯桌上提到的“正規渠道”如同黑暗中點亮的一盞燈,指明瞭相對安全的變現路徑。
但具體如何操作?價格幾何?風險多大?他需要一個內行人指點迷津。
記憶的碎片迅速拼湊——高中同學鄔宏濤!
畢業前閒聊時,他似乎提過家裡託關係給他找了箇中藥房當學徒工的地方。
這簡直是瞌睡遇到了枕頭。
陽光明精神一振,腳步也輕快起來。他仔細回憶著鄔宏濤提過的中藥房位置,那是一家位於老城廂、頗有年頭的老字號“濟民堂”分店。
他辨明方向,快步融入魔都午後略顯慵懶的人流之中。
穿過幾條熟悉的弄堂,拐進一條相對寬闊些的馬路,空氣中漸漸瀰漫開一股混合著草木清香和淡淡苦澀藥味的氣息。
一座門臉古樸、黑底金字的“濟世堂”招牌映入眼簾。
紅漆斑駁的立柱,磨得發亮的青石門檻,都透著歲月的沉澱。
陽光明整了整身上那件白色的半舊短袖襯衣,邁步走了進去。
藥房內部光線不算明亮,卻異常整潔。
一面頂天立地的紫檀木“百眼櫃”佔據了半壁江山,無數個小抽屜上貼著工整的藥材名稱標籤。
空氣中濃郁的草藥香幾乎蓋過了外面的市井氣息。
幾個老師傅或整理藥櫃,或拿著精巧的銅秤在櫃檯後一絲不苟地抓藥、包藥。
他一眼就看到了櫃檯後面,穿著嶄新但明顯不太合身的白大褂、正踮著腳努力辨認高格抽屜標籤的鄔宏濤。
半個月不見,他似乎壯實了些,臉上那股學生氣褪去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剛踏入社會的、略帶拘謹又有點小興奮的勁頭。
“宏濤!”陽光明笑著招呼了一聲。
鄔宏濤聞聲回頭,看到陽光明,眼睛頓時一亮,臉上綻開熱情的笑容:
“陽光明!哎喲,稀客稀客!你怎麼找到這裡來了?”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