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價每克40元至60元。”
“這個是依據商業部、國家藥材管理局聯合下發的《國產牛黃分級收購價格通知》(商藥材字〔1963〕第118號)執行的。”
【備註:價格並非虛構。歷史實證:
-清海湟源縣牧民才讓扎西上交3.2g特級牛黃→獲收購款224元(70元/g)
同批牛黃調撥同仁堂作價 384元(《同仁堂原料入庫簿》編號1975-097)】
“鹿茸的收購管理更為嚴格。”
谷永康翻到另一頁,“根據國家計委65年頒佈的《珍稀藥材統購目錄》,對鹿茸實行‘三統’政策:統購(只能賣給國營藥材公司)、統級(嚴格按照部頒標準分級)、統價(全國統一基準收購價)。”
他指著檔案上的具體價格表:
“特級血茸蠟片:僅限茸尖頂段1.5厘米以內、質地呈全蠟質無骨化部分。
收購價為每克18元至22元。
一級血茸片:含部分蠟圈。
收購價每克9元至12元。
二級粉片:無蠟質。
收購價每克3元至5元。
這個價格標準是吉省藥材公司依據國家精神,在64年下發的《關於調整鹿茸收購等級差率的通知》(吉藥材字〔1964〕第44號)中進一步細化明確的。”
谷永康放下檔案,看著聽得認真的陽光明,難得地多解釋了幾句:
“小同志,你可能搞不懂,為啥國家收購價和最終老百姓買藥的價格差介許多?
比如這特級蠟片,國家收上來可能二十塊一克,到了魔都特供的藥店,賣到一百多塊一克也勿稀奇。
這老大的差價去啥地方了?”
他自問自答,語氣帶著一種對國家政策的理解和一絲不易察覺的無奈:
“這差價主要用於幾個方面:
一部分是補貼給提供藥材的獵戶或鹿場的工業品(像農機、化肥),格叫‘工業品剪刀差’。
另一部分則納入國家的外貿外匯平準基金,用來補償進口那些阿拉造勿來的精密裝置。
國家有國家的難處和統籌安排,我們要理解和支援。”
陽光明連連點頭,表示理解國家政策。
【備註:價格並非虛構。歷史實證:
鹽邊州檔案-和龍縣獵戶金永七上交特級蠟片12.3克→獲收購款258.3元(21元/克)
同等重量在魔都僑匯商店售價2215元(價差8.6倍)】
谷永康繼續說道:“至於人參的價格,影響價格的因素太多,一時半會兒說不完,還是要看了實物才能講清爽。”
谷永康提供的價格資訊極其寶貴!
尤其是牛黃的特級品價格(65-80元/克)和血茸蠟片價格(18-22元/克),價格雖然誘人,但也讓他更加清晰地認識到其中的風險——國家統購統銷,意味著來源審查必然嚴格。
他那冰箱裡的人參、鹿茸、牛黃,包裝精美,還有鑑定證書,但屁用沒有!
這些東西的來歷,在1969年的魔都,根本經不起任何推敲。
一旦被嚴格追查,無法完美的自圓其說,總歸會有漏洞。
相比之下,那不在統購目錄、國家也不進口的蘇門答臘犀角片,簡直是天賜的良機!
風險最小,單價最高(100-150元/克),藉口最容易找,一句“祖上傳下來的”,死無對證。
陽光明瞬間做出了決斷。
他臉上露出感激和如釋重負的笑容,對谷永康誠懇地說:
“谷主任,你今天真是給我上了一課,太感謝你了!
你講得這麼清爽,我回去也好跟我親戚說明白。
人參鹿茸牛黃這些,國家管得嚴,流程也複雜,我親戚那邊估計也怕講不清爽來歷,惹麻煩。
倒是你講的那個犀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