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娛:這個明星不講規矩

第57章 鮮花和掌聲

是白鷺:“老大,有六家媒體要求專訪,微博熱搜前十我們佔了四條,豆瓣評分從5.2漲到6.7了!”

他赤腳踩在宿舍的水泥地上,冰涼的觸感讓他清醒,屬於這部劇的火爆,它終於來了!

企鵝影片首頁,《王妃升職記》的海報被鑲上金邊,佔據最顯眼的推薦位。

點開最新劇集,彈幕密度調到最低仍遮得畫面嚴嚴實實。

“第三刷報到!”

“榴蓮殼道具組出來挨親!”

“窗簾龍袍yyds”

五彩斑斕的彈幕洪水般掠過螢幕。

企鵝影片技術部裡,值班工程師盯著突然飆升的曲線:“第12集結尾王妃掀桌那段,瞬時彈幕量突破50萬條了!”

監控螢幕上,代表伺服器負載的紅色曲線正在危險區間跳動。

“啟動備用伺服器!”技術主管喊道,“把彈幕分流到第三機房!”

張總擦了擦汗溼的額頭,對公關部下令:“立刻準備通稿,標題要夠炸《小成劇逆襲,平安夜創播放奇蹟》!”

豆瓣小組“八卦來了“的首頁,昨天還飄著《八一八那個用窗簾當戲服的雷劇》的帖子,今早已被《深度解析王妃升職記的敘事革命》取代。

樓主“電影學院在讀生“用三千字論證了“榴蓮殼暗喻封建禮教“的隱喻,收穫5687個點贊。

微博上,知名影評人“暗光“發了長文:

“從群嘲到封神,《王妃升職記》如何用真誠打敗資本?”

評論區最熱回覆是:“當初罵人家腦殘的也是你吧?”

獲得了2.3萬贊。

最戲劇性的是知乎。

那個“如何評價《王妃升職記》粗製濫造?”的問題下,新增回答清一色變成了。

“現在看來是劇組把錢都花在刀刃上了”

“窮得坦蕩反而成特色。”

“事實證明好劇本不需要鍍金馬桶。”

行業內外開始密集討論這部劇的爆火。

《中國電影報》在頭版刊發評論,稱其“以小成本撬動大市場,為網生內容提供了新樣本”,文中既肯定了“反套路劇情對年輕觀眾的精準捕捉”,也直言“粗糙的服化道與爭議性臺詞,暴露了部分網生內容急於求成的短板”。

《影視產業觀察》雜誌則聚焦其市場邏輯,分析道:“從被群嘲雷劇到播放量破六億,《王妃升職記》踩中了網際網路傳播的密碼。”

“強話題性片段適合二次創作,性別反差梗便於社交平臺傳播,這種自帶流量體質,讓它從一開始就跳出了傳統影視劇的宣發路徑。”

南都娛樂週刊:《播放量破6億!網劇王妃升職記熱播期刷屏》

新浪娛樂:《從“吐槽劇”到全網追更,觀眾:更新不夠看》

《燕京青年報》娛樂版:《通勤追、午休聊、三刷停不下來,王妃升職記憑什麼成年度爆款網劇?》

《華西都市報》:《誰還沒追王妃升職記?從笑它“窮”到催更,這部網劇承包了冬天的追劇日常》

一切都變了!

曾經的質疑,全被鋪天蓋地的鮮花和掌聲蓋住了。

那些開播時被瘋狂吐槽的雷人劇情,如今被影評人冠以解構主義敘事的學術頭銜。

曾經被群嘲的“窗簾龍袍”,在時尚博主的解讀下成了“後現代極簡風”的先鋒嘗試。

就連劇組承認是為省錢才用的榴蓮道具,都有人撰文分析其“對封建禮教的黑色幽默隱喻”。

江野並沒有被這些衝昏了頭腦,他現在更關心的是,可以分到多少錢?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