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征途

第十六章 楓堂議事

楓堂,原本是莊子裡一處存放生絲的院落。

因為走過水燒了不少庫物,李雲氏覺得不吉利,便命人移走了庫物,整個院落也就此閒置了下來。

自從組建了李家莊護衛隊,李峻就讓人將那裡的院房修繕齊整,將其作為護衛隊議事的場所,並命名為楓堂。

傍晚,掌燈時分,各個小隊長、支隊長、加上身為中隊長的江霸,大家陸續地走進院子,進入了房間中。

房內的擺設極為簡單,一張長條的大木桌放在房間正中,圍著木桌擺了十幾把木椅,另有些木椅分置在臨牆與臨窗處。

江霸走進屋時,李峻正在牆角的泥爐處燒著水,郭誦則坐在長桌旁,聚精會神地看著一張輿圖。

見江霸進屋,李峻衝他招了招手:“江大哥,來,幫我拿些茶碗,我燒了水,沏些茶葉給大家喝。”

說著,李峻將一個不大陶罐取到身前,有些不捨地嘀咕:“哎呀,真是不多了。以後有機會,我也自己弄一些。”

茶,江霸也是喝過的,但次數很少。

一則,幷州一帶少有茶葉種植,不易購買。

二來,他覺得那東西是風雅士子的閒談之飲,自己一個武人,哪有那些閒情雅趣?

雖然江霸不願意飲茶,但烹茶的手段他也是見過。

那是一個極其繁瑣的過程,與少主這般燒水、投入幾片幹葉子的做法截然不同。

自打少主病癒後,常常會有一些奇怪的話語,奇怪的念頭以及奇怪的做法,江霸對此已經習以為常,見怪不怪了。

因此,見李峻招喚,江霸緊走了幾步,幫著去拿茶碗。

當各個隊長依次落座後,每個人的身前都放了一個茶碗,柴燒的陶碗中盛放了淡金色的茶湯。

茶香滿室,瀰漫在空氣中的香氣讓每個人都開口稱讚。

“大家嘗一嘗,這可是我最後的一點茶,再想喝就真沒有了。”

李峻端起身前的陶碗,淺淺地品了一口。

“大家快喝吧,這是天師道張天師給的茶,可不是凡品呀!可是神仙水呀!”

郭誦知道這茶的來歷,也喝過了多次。

慢慢地,他也喜歡上這種飲茶的方式,更是愛上了這種淡雅的茶香。

天師道在民間傳播廣泛,尋常百姓也都有所瞭解,更視道中的天師為仙人。

聽郭誦如此說,眾人趕忙端起茶碗,一飲而盡。

李峻見大家如此飲茶,苦笑地搖了搖頭,給眾人的茶碗中又續了茶湯。

飲過兩遍茶後,李峻輕咳了一聲,略有喧譁的屋內靜了下來,大家都望向了李峻。

“今晚讓大家來 就是想與各位閒聊一下。”李峻口中說著話,目光掃過了屋中的眾人。

“這段時間,大家習練的很是積極,各個小隊,各個分隊都能做好分隊練習與協同合作,我覺得很不容易呀!”

李峻望了一眼身側的江霸,點了點頭,肯定了他的能力。

“今天呀,咱們討論討論戰鬥力的問題。我想問問大家,什麼叫戰鬥力?如果作為一支隊伍,他的戰鬥力應該是什麼?”

李峻緩緩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自從護衛隊的建成,這樣的議事經常會有。

李峻希望透過這種方式來改變這些人的做事思維,從而提高他們各自的能力。

另外,他也希望這樣的形式能讓這些人提升必要的責任心,使護衛隊形成一個整體,一個凝聚力極強的整體。

“莊主,您這個問題不難。戰鬥力便是個人的武力,誰能打誰的戰鬥力便強,大家都能打了,那整支隊伍就是天下無敵了。”

圍坐在長桌的眾人交頭接耳了一番,年輕的二支隊長李瑰首先開口。

李瑰的話得到認同,大家都紛紛地點頭稱是。

“沒錯,李瑰說得很對,能打便是強,便是戰鬥力。”李峻肯定地點了點頭。

繼而,他又搖了搖頭。

“但我覺得並不全面。若論武力,楚霸王項羽力拔山河,勇無可擋,其江東部屬也皆是驍勇善戰,可霸王卻是敗死於烏江。而高祖劉邦與之相比差距甚遠,為何卻是劉邦能勝,項羽兵敗呢?”

聽到李峻的問題,眾人再次私語起來。

有的說劉邦使詐,有的說是項羽誤入歧途,更有的說是天命使然,劉家是應天意而成就漢室百年基業。

李峻靜靜地望著眾人,聽著他們口中的議論。對於眼前的這些人,李峻並沒有過高的期望。

他們終究是些尋常百姓,接觸最多的也不過是些鄉野田間的雜事。

就是這個時代的詩經禮集他們都極少看過,更別說系統的軍事理論了。

“李莊主,楚霸王之所以會敗,並非是他所說的“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

說話的是個年輕人,身形與相貌在這些五大三粗的壯漢中顯得清秀了許多。

“郭方,不要胡亂插言。” 郭誦沉聲斥責了弟弟一句。

郭方,郭家塢郭然郭奉平的二子。

為郭然的側室所生,與郭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因比郭誦小上一歲,尊郭誦為兄長。

郭方自幼便喜歡跟在郭誦的身邊,也極是聽哥哥的話。聽見兄長的斥責,他趕忙低下頭,閉口不語。

李峻斜眼瞥向郭誦,口中說道:“郭誦,郭方是你們郭家人,但他憑實力得了我李家莊支隊長一職,也算是我李家莊的人。現在是我們李家莊在議事,你一個外人插什麼嘴?”

郭誦在李家莊護衛隊中沒有任何職位,若真要論起來,他還真是個外人。

但郭誦從來就沒有見外過,也沒有誰敢將他視為外人,也就李峻敢說這樣的話。

見李峻如此說,郭誦苦笑地一抬手,示意自己知錯了。

李峻笑了笑,望向郭方:“郭支隊長,你的話還沒說完,繼續說下去。”

郭方望了一眼郭誦,見兄長故作姿態地點了點頭,偷笑地將話繼續:“莊主,我想說,項羽的失敗應該是個必然的事情。”

“哦,為什麼這麼說?” 李峻感興趣地問了一句。

“楚霸王的神勇,世無二人,這是無可厚非的。但其致命之處在於他的剛愎自用,有勇而無謀。不善聽良言,不善用良士,不施仁義之師,才是他最終兵敗垓下,自刎於烏江的主要原因。”

郭方口中的話說的緩慢,娓娓道來下顯出一身的書卷氣。

“漢高祖雖是勇力不及楚霸王,但他卻將楚霸王的缺點作為了自己的優點,這也是他能問鼎天下的因由。”

郭方說著話,將自己身前的茶碗端起,淺淺地品了一口。

“另外,善戰者為兵,而兵家又分兵形勢家、兵權謀家、兵陰陽家和兵技巧家。所謂形勢者,雷動風舉,後發而先至,離臺背鄉,變化無常,以輕疾制敵者也。”

“顯然,楚霸王項羽是個兵形勢家,且古今天下之兵形勢家,無有出其之右者。”

說到此處,郭方的話語間帶了激情,神情中有了領軍之人的氣度。

此刻,房間內安靜異常,所有人都靜心地聽著郭方口中的話,就連手中的茶水也都忘記喝了。

“而作為霸王項羽的最大對手,高祖與淮陰侯韓信卻都是兵權謀家。所謂權謀者,以正守國,以奇用兵,先計而後戰,兼形勢,包陰陽,用技巧者也。”

“若謀一地者,當屬兵形勢家為第一,非楚霸王莫屬。而若謀天下者,楚霸王則會必敗於兵權謀家。”

郭方的一席話靜了楓堂。

但終究是年歲輕了些,見眾人都望向自己,郭方有些心虛地笑了笑,低頭喝起茶來。

李峻一直在認真地聽著郭方的話,他也清楚郭方口中的兵形勢與兵權謀一說,是出自於班固的《漢書·藝文志》。

在自己的世界,李峻也曾閱讀與學習過這本書。

聽完郭方的話,李峻極為讚許地點頭,連聲道:“說的好,說的非常好,真的很好。”

對於郭方的一番話,李峻不僅口中讚揚,心中也是不由地欣賞起郭方。

每個人看待事物與分析事物的方法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從細微處精準地找到事物的關鍵,從而洞悉全域性。

也有的人會從更高的角度去縱觀整個事物的發展,進而釐清事物的具體脈絡,抽絲剝繭地找出問題的所在。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