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末征途

第四百四十三章 天下定,華武立

“煙悉雨嘯黍華生,宮闕簪裳舊帝京。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只看洛陽城。”

華武二年,天下大定,華夏疆域的漢人在遭受經年的戰亂後,終於等來了祈盼已久的安穩,看到了盛世的初現。

夏初,武帝李峻昭告天下,華武的臣民只有族群之別,不得有胡漢之分,眾生皆為華武朝的屬民,漢人不得掠奪買賣夷族人口,夷族百姓與漢人同權。

詔令一出,四海之內的夷民感激涕零,也徹底放下了惶恐不安的心。

“陛下,幽州刺史上表,大武軍已經收復高句麗人所佔據的樂浪郡,如今的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皆為華武之疆域。”

紫竹臺內,尚書令周靖望著天子李峻,笑著繼續道:“陛下,樓船將軍也在臨海之處建造船塢,現已有大船入海,可供兵馬渡海之用。”

李峻放下手中的奏摺,笑道:“騫文和灌娘真是辛苦了,一個在陸路征伐,一個則在海上領兵,等那邊徹底安定了,你找人替換一下灌娘,不能讓人家夫婦總是聚少離多,否則灌娘要埋怨我這個兄長了。”

周靖笑道:“陛下,恐怕樓船將軍不會埋怨,倒是騫文倒是牢騷滿腹,他給臣的信中說,多月都見不到夫人,而且還說自己的夫人都被曬黑了。”

“哈哈.”李峻笑了起來,點頭道:“這個騫老二,當初就是他為灌娘請命,如今又埋怨起我來了。”

“這樣吧,過些時日,你將劉離夫婦調往幽州,由司馬英槿替換灌娘,讓騫文夫婦鎮守冀州,如此也能離司州近一些。”

李峻將一份奏摺拿在手中,繼續道:“戶部說冀北有了旱情,劉離也請朝廷撥調糧食賑災,我已命裴松明從江南調集糧食,你這邊儘快安排人手將賑災糧送往冀北。”

李峻稍作思忖,吩咐道:“周靖,賑災的事情還是交給太子府去做吧,你在旁做以監督,不要出了岔子。”

周靖點頭笑道:“陛下,您放心吧!太子那邊絕不會出差錯,太子府可謂是人才濟濟,小輩們都在那裡,而且還有魯相坐鎮,不亞於咱們當年的西府呀!”

當下,李峻雖然成為了一統天下的帝王,但他和臣屬們的關係依舊如常。

故此,大家在李峻的面前也便沒有過多的拘謹,言語上除了稱呼有所改變,其他方面還是如往昔一樣輕鬆。

“我也希望那些小輩們能和咱們當年一樣,大家都能同心同德,何愁天下不太平呢?”

李峻笑著繼續道:“讓他們多去做些這樣的事情,如此也能知道太平之下也有疾苦,也更需努力做事,可別一個個都成了洛陽城中的紈絝,那就讓咱們太寒心啦!”

君臣二人正說著話,中書侍郎周信引領著太尉郭誦走了進來,郭誦先向李峻執禮,隨後與周靖打了招呼。

周信則向天子行禮後,衝著父親周靖作揖道:“爹,您老人家萬安。”

周靖虎著臉道:“不懂規矩,在天子的面前,胡亂喊什麼?朝規禮制都白學了嗎?”

不等周信認錯,郭誦笑著解圍道:“老周,你看看,人家孩子喚你一聲爹,怎麼還出錯了嗎?在天子的面前,你就不是他爹啦?”

李峻亦是笑道:“子恆,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天子面前無親情嗎?我倒覺得周信沒有做錯,無論何時都應該把家人放在第一位。”

周靖瞪了一眼兒子,卻也是笑著點頭稱是。

李峻望著周信,笑道:“你在紫竹臺也有不少時間了,魯相昨日還和我提及你,想讓你出去歷練一番。”

說著,李峻對郭誦道:“郭太尉,你安排一下,把這個小子送遠一點的州郡領兵,學過了醫術的仁,也該多見識一下殺伐的狠,如此方能成材。”

郭誦點了一下頭,衝著周靖笑了笑,回道:“陛下,那隻能讓他去幷州北了,現如今就那邊還能有些戰事。”

李峻想了想,望著周信:“也好,你到雁門郡任太守,替朝廷拓疆兩年,若是沒有功勳,就別想回來了。”

聽到天子的如此安排,周靖雖然知曉其中的不易,卻也為兒子能有領兵歷練的機會感到高興。

周信亦是興奮地跪地執禮:“陛下,臣領旨,臣必當為我朝開疆擴土,固守邊境。”

如今,華武朝的疆域內已是安定,可用兵的地方少之又少,憑戰功獲恩賞也便成為了難事。

李峻把這個機會給了自己的小妹夫,也相當於把這個加官進爵的機會給了周家。故此,周靖也趕忙跪了下來,執禮謝恩。

“起來吧,這裡又不是太極殿,別老是跪來跪去的,看著都累。”

李峻站起身,伸展了一下手臂,對郭誦道:“各州守將的輪換有了決議嗎?”

郭誦將一份奏摺呈給李峻,點頭道:“陛下,名單和官職都商議妥當,等您批閱後,便可由兵部下發。”

李峻看了一眼奏摺,轉頭對周信吩咐道:“命輔閣大臣們到東堂議政,大家一同商討輪調事宜。”

當下,李峻的華武朝依舊保持了西府時的習慣,每臨大事都會召集核心人員進行商討解決。

李峻極少會對國事採用天子獨斷的方式,那樣不明智,也會在疏忽中犯錯。

國事無小錯,一旦出現了紕漏,必然會將小錯逐級放大,最終將會演變為大的失政,而這共商共議的機制則會將錯誤降到最低。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