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拉著她坐到桌邊,李延平立馬就送上了一碗熱氣騰騰的螃蟹豆腐湯。
全新的木桌椅散發著原木的香氣,氤氳在包子麵條的香味中,的確令人胃口大開。
柳鎮上的房屋並沒有修建得整整齊齊,李記包點擺攤的地方正好是一片空地,雖然位置比不得劉記雜貨鋪正對面的賀娘子茶攤,還有大樹遮陰,但被李延平整理過的地面還算平整,用木頭和稻草搭起了一個很大的遮陽棚。
鍋灶齊全,八套桌椅在棚裡一經擺開,排場不小,高高飄揚著布幌子,但凡前往雜貨鋪的人都無論忽視李記包點攤的存在,很是醒目。
柳鎮實在算不得繁華,但每個進鎮的村民都少不得采買些什麼回家,鎮上唯一的雜貨鋪就成了必經之處,江婉和趙芸娘不約而同,都選定了目前的這個位置。
“嗯,這個老闆是實在的,量多價優,連送的湯都這麼鮮!”就在江婉落坐的時候,攤上還有別的客人。
三三兩兩不是誇麵條的味道好,就是誇桌椅乾淨,李延平聽得笑紅了臉。
兩個哥哥不在家之後,他就成了家裡唯一的男性勞力,不僅力氣大,人也十分自覺。這個攤子能擺出來,他出力不小。
不僅涼亭是他一手幫著搭建起來的,桌椅是他買回來的,現在攤子開業了,洗碗盤和上湯的活都落到他的手裡,每一樣都做得很好,哪怕頭一回沒經驗手忙腳亂,卻一點錯都沒出。
“娘,我收錢也沒出錯。”李翠見三哥被娘表揚,她也蹭過來。
“好,今天你們都辛苦了,去,幫你們二嫂收拾東西,等下搭牛車回去。”
江婉的目光只在攤子上打個轉,就知道自己這趟是白跑了,一點忙都幫不上。
案板上發的面全都沒了,看來第一次準備得還有些不足。
不必李翠給她報帳,江婉粗略的估計了下,今天這小半天的收入絕對不低於半兩銀子。
“娘,看來咱們明天還要多發一些面來,今天準備的這些都不夠用。”趙芸娘把麵碗親自送到了江婉的面前,也打算做個詳細的彙報。
江婉邊吃著邊聽,注意到趙芸娘一直在暗暗的按壓自己的手腕。
“你先坐下來休息會兒,東西交給老三和翠兒去收。麵條讓你一個人用手擀也不是個事。”
比起李翠和江梅只顧得上興奮不同,趙芸孃的頭腦要清醒很多。
她雖然一直手腳不停,眼睛和腦子都沒有閒著。
談到了今天人多的原因,也說起吃包子和麵條的客人的區別。
江婉其實一早就有心理準備,做吃食肯定還是成本稍高些的麵條比包子的利潤要高些。
畢竟包子再好吃也不算罕見,而經她改良過的油潑面、拌麵以及加了螃蟹豆腐湯的湯麵,從色、香、味各方面來說,都要誘惑人很多。
鎮上的居民,以及口袋裡餘錢多一些的村民,反倒更願意嚐嚐各種麵條。
只是這樣的話,是不是要弄一個麵條機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