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虞朝的殿試為示公允,整場考試都在眾目睽睽之下,考完之後考生也不離場,試卷當場由指定的大臣批閱,擬定好名次再呈交皇帝親自批覆,當場宣讀。
拿到考題的那一刻,李延睿已經成竹在胸。
……
隨著春日日頭的漸漸西斜,陶然軒內的氣氛慢慢達到頂峰,空前熱烈起來。
“買定離手,買定離手,最後的機會啊!”
“還沒下注的趕緊來下注,馬上要封盤了。”
開了盤口的正在令手下夥計大聲吆喝,招攬最後的下注人。
一直悠閒的喝著茶水的江婉也不由得攥緊了拳頭。
儘管她出門時安慰趙芸娘,說李延睿不管怎樣也能博得一個同進士出身,做官出仕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但多年的寒窗苦讀誰又不想搏一個更好的前程?
此時文華殿上端坐在皇位上的皇太子卻早沒了初進殿堂時的端莊和威儀,乾坐了兩個時辰,哪怕是寬大舒適的龍椅,此刻也如坐針氈渾身不舒服。
“時辰到!”
隨著報時太監猶如天籟一般的聲音響起,文化殿所有的人全都解脫出來如釋重負。
兩個時辰對於作答的一百八十五名貢士來說,也是一種煎熬。
答得出來的早答完了,答不出來的也早失誤了,大家全都收起心緒,將答卷交到領卷太監的手裡。
只不過殿試的流程才走了一部分,結束考試後的貢士們也並不能隨意走動、高聲喧譁。除了必須去解決的生理問題,大傢伙全都老老實實的在一旁等候。
還需要靜候一個結果。
李延睿這時候也有時間抬頭滿場搜尋,最終將目光停留在一道與他十分相似的身影上。
翰林院裡全都是歷屆科考的傑出者,協助殿試評卷已是傳統之一。
誰都沒有發現,以穩重和嚴肅出名的此屆會元,在見到那抹身影時嘴角帶了一抹不易覺察的微笑。
……
所有的考卷都是糊名的,每一份考卷都必須經由數名評卷反覆評審,直到無異議之後才能核准成績。
李永謙夾雜在五十名評卷人中,看每一份卷面都像是李延睿的。
他十分懊惱。
會試之前,他明明已經下定了決心要關心一下李延睿的,最好是將他拉攏到自己的身邊。
可是這段時間家裡後宅不寧,擾得他不得安生,在一妻一妾之間左騙右哄,根本分不出其他的心神。
誰知這一分神,會試都結束了,放榜之日李延睿的大名高居榜首,這才令他有些慌神,感覺事情彷彿有些超出自己的掌控。
也不知道殿試之中,他能考出什麼水平。
若是中了一甲,不知他這個父親再去套近乎可還有拉攏的可能。
不知怎麼的,他有種不好的預感。
畢竟自江婉那女人帶了孩子們上京,每一件事都超出了他的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