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辯聽到這話立刻緩緩擺手回道:“皇叔有話直言便是,你我叔侄之間不必如此見外!無罪,無罪,皇叔說什麼都無罪。”
劉虞聽了這話很受感動,於是便將心中的擔憂說了出來:“陛下,您征戰多年,鐵血立威固然是好。但也會讓人覺得您是嗜血狠絕之主,會有損於您的聖威。所以……”
劉辯一聽這話,立刻就明白了劉虞這次來的目的,原來是為羅馬皇帝求情的。
這倒是也不奇怪,誰讓他是一位心慈仁義之士呢!
不過,劉辯是緩緩搖頭回道:“皇叔,您是來為塞普蒂米烏斯求情的?”
劉虞聽後略帶歉意的說道:“是啊,這次老臣是來求情了。比較他也是一國之君,理應受到亡國之君的禮遇才是。”
劉辯聽後緩緩嘆口氣說道:“皇叔,您心慈人善,體恤萬民,憂心國事君威,這本是好事!所有的大臣都應該向您學習才是。但朕是為君者,也是統兵者,所以沒法做到您這樣多存善意。因為對敵人仁慈,就是對同袍的殘忍!”
劉虞聽見劉辯這番言語微微皺眉,他沒有說話而是在等劉辯繼續。
劉辯長長吐出一口濁氣後才再次開口說道:“我們在西方立國,來年要東征歸故里。朕與主力勢必要一同東去,這留守之人的擔子可就萬斤之難了!所以,走之前朕必須將潛在的危險一一根除!先除羅馬皇室,再徵拜占庭教廷都是當務之急!對他們留情,就是給新漢埋下隱患啊!”
劉辯的一席話,讓劉虞有理難辯。
因為他知道劉辯說的都是實情,大軍東征、留下來主持大局的能否應對這些潛在的危險是一個未知數。
所以,將危險消滅在萌芽狀態是最好的結果。
不過,劉虞還是真心實意地為劉辯的名聲著想,畢竟一個暴君的名號確實有些太難聽。
劉辯看出了劉虞的擔心,於是笑著說道:“皇叔啊,朕從來不在乎什麼虛名!只要能造福子民,可以重振漢室輝煌,朕願意承擔下所有的汙名!”
劉虞重重嘆了口氣,他見皇帝心意已決便也不想再多說什麼了。
他只能儘自己的努力,多給西方民眾謀福祉,以求抵消負面影響了。
隨後,皇甫嵩、朱儁等大臣相繼抵達御書房。
劉辯開始與眾人商議留守羅馬人員的議題,最終劉辯以劉虞、朱儁、魏攸、成廉、魏續、侯成為留守羅馬班底,輔佐太子劉民監國。
劉辯逃走的時候只來得及帶上兒子,被遣返回潁川皇后唐姬才沒能一同前來。
“回去之後,一定不能辜負這位貞烈皇后才是!”
散會之後,劉辯輕嘆一聲走出了御書房。
當天下午,八萬奴隸帶著手鐐腳鐐被押解到了凱撒廣場,五萬精銳在四周維持治安。
這是整個羅馬城最莊嚴地方,萬千好奇的民眾也早早就聚集在廣場周圍了。
一些好奇心強的市民已經在偷偷議論起來了。
“那個暴君要將這些奴隸殺死嗎?我聽傳教士說了,這些漢人都是吃人惡魔!”
“是是是,我也聽傳教士說了!他們都是喝著人血長大的,全部都是魔鬼的僕人!所以教廷卻會派騎士團來消滅他們!”
“殘忍的暴君,他肯定是又口渴了,所以一次要喝點這幾萬人的血嗎?”
“不會吧,我沒覺得這些漢人哪裡像魔鬼啊!他們從來沒欺負過我們,只是將那些貴族收拾的不輕!”
“收拾完貴族就該收拾我們了!你沒聽傳教士說嘛,他們都是魔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