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後兩日,楚州出寶事件便傳遍了長安全城,這一次有聞名天下的大詩人李白鑑定,是隋初之物,本來應該在隋初或者唐初出現的寶物,卻時隔百年後出現了,雖然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一種巧合,但絕大部分人認為這就是天意,一時間,長安的市坊軍營都在談論此事,各大酒肆茶樓,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議論著天意的出現。
‘寶玉出,天下定,寶玉現,聖人出。’
史思明和安祿山的造反已經平息,南北唐也已統一,割據荊州和江淮的荊王和吳王都已消失,天下安靖,強烈地預示著大唐新皇帝的出現,預示著大唐中興的開端。
在長安東市的太白酒樓內,生意格外火爆,人來人往,客人川流不息,在二樓的大堂內也是熱鬧非常,百餘酒客一邊喝酒,一邊聽一名商人講述自己的經歷,眾人聽得都入神了。
商人是洛陽人,一年前帶一千匹絲綢隨商隊去信德經商,最近剛剛回來,看他樣子是發了大財。
“你們做夢也想不到啊!我居然在大海上看見了我們大唐王朝的龍旗,簡直是不可思議。。。。。。”
“海上怎麼會有旗幟,是從海里冒出來的嗎?”有人插口問道。
“海上這麼大,到底在哪裡?”又有人問道。
“不是!不是!是在麻六甲海峽內,我在船上看到了峽口北側在築城,城上就插著我們大唐的龍旗,還有唐軍,你們不知道,那一刻,我眼淚都流出來了,真是激動萬分啊!”
“麻六甲海峽在哪裡?離我們這裡很遠嗎?”
“很遠,在安南都護府南面,離安南都護府還有千里之遙,那是個非常重要的海峽,我萬萬沒有想到,大唐居然在那裡也築城了。”
“老天!我們大唐的國土現在到底有多大?”有人驚呼一聲,“有萬里嗎?”
“何止萬里!”
這名商人大聲道:“我們大唐疆域何止萬里,東起大海,西到阿姆河,南到麻六甲海峽,北到渤海國。。。。。。”
這時,終於有一個知情人打斷了他的話,“最北好像還不止渤海國吧!我聽說渤海國北面的室韋人也投降了李抱真將軍,據說再向北走就是極北冰原了,而且趙王殿下正率領三十萬唐軍和回紇人爭奪草原,相信不久就會有勝利的訊息傳來。”
大堂內一下子安靜下來,這一個龐大的帝國讓所有人都為之炫目,其實心中有點虛榮外,很多人都不太明白,這麼大的國土對他們意味著什麼?
“大家聽說了楚州出寶一事嗎?”有人把話題轉到了長安最熱門的事件上。
“聽說了,據說是陳朝寶物,叫什麼如意十三郎,沉寂了一百多年。”
一老者長嘆道:“這是天降瑞興啊!寶玉現,聖人出,我們大唐又要出一個安邦定國的太宗皇帝了。”
“老丈,你說的是趙王殿下吧!”
老者點點頭,“出一明君,興盛幾十年,出一昏君,國衰幾十年,大家都跟著倒黴,我現在只希望趙王殿下能長命百歲,讓我兒子孫子都能過上幾十年的好日子。”
“我沒有別的要求,我只希望趙王殿下能讓每鬥米價永遠不要超過一百文,那我就堅決支援他登基為帝。”
“趙三,你在說夢話呢!你支援不支援有屁用。”
“你才懂個屁,天下公道自在民心,那些權貴高官天天粉飾國之盛世,天下太平,那才是自欺欺人,大唐強不強盛在於民心,在於我們這些小民,天下是桿秤,民心就是秤砣,只有我們小民支援,趙王殿下才能坐上江山、坐穩江山,也才能繼續坐下去,你懂嗎?”
眾人正在爭論不休,這時有夥計跑來,先堵住樓梯口,再大喊道:“大家快看外面,有士子游行了!”
眾人頓時興奮起來,紛紛向窗子邊跑去,有想下樓去看,卻被夥計堵住了,眾人只得擠到窗子邊去,只見一支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正向東市這邊走來,打著大旗,拉著橫幅,國子監下面的七座學府,國子、太學、廣文、四門、律、書、算等等各府學子都參加了遊行,有超過十萬名士子。
這就是張筠的策劃了,他是大唐的文壇領袖,國子監祭酒韓擇木是他所舉薦,他可以發動大唐的文人來為李慶安造勢。
十萬名士子上街遊行,國子監祭酒韓擇木走在最前面,他身後跟著數百名博士助教,在浩浩蕩蕩的隊伍中打著各種各樣的旗幟和標語: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
‘支援北伐,踏破突厥!’
‘支援趙王登基,大唐中興!’
‘投筆從戎,報效國家!’
。。。。。。
年輕人的熱血和激情,年輕人對國家興盛的渴望,年輕人對大唐中興的嚮往,此時都寫在一張張充滿了熱情和期盼的臉上。
他們是從內心深處支援李慶安成為大唐的皇帝,這是一個小兵的傳奇,從一個戍堡小兵一步步成為挽救大唐危亡的柱樑,這是每一個寒門士子的夢想。
十萬士子將用一天的時間遊行全城,讓每一個人都能體會到他們對李慶安的支援,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們互相傳遞著簽名冊,用墨筆寫下了自己的名字。
士子們的大遊行引來了萬人空巷,近百萬長安的民眾夾道歡迎,熱烈鼓掌,為年輕的學子們喝彩,甚至越來越多的大唐士民也被士子們的熱情感染,加入到遊行隊伍中來。
一直走到黃昏時分,二十萬士子和長安軍民終於走到了終點,長安朱雀門,七名士子代表將重達百斤的幾十本簽名冊交給了在這裡等候多時的大唐七名相國,表達了他們支援李慶安登基的心願。
無獨有偶,就在士子們舉行大遊行的當天下午,近千名朝廷職官,上至右相國,下至從九品小吏,一齊來到大明宮宮前,千名職官向太后請願,懇請太后下旨重立新君。
當天晚上,沈太后從大明宮內發出了旨意:‘天降瑞兆,民意沸騰,千官所向,大勢已趨,哀家當順從民意官心,大唐當重立新君,現著令政事堂重選新君,百官公推,新君既定,幼皇當正式退位。’
。。。。。。。。。。。
老高的新書基本上都是平均四千字一章,現在已經三萬多字,可以一觀,大家手上有推薦票的還望投給老高新書《皇族》。
老高感激唏噓!(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小說閱讀(readnovel。)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