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當神仙

第41章 紙驢

他們此番,要往西北向走,先到洛陽瞧瞧。

洛陽應當是如今世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之一,詩酒風流,胡風昌盛。唐人崇盛牡丹,便以洛陽為最。

他們走的是官方驛道,也稱大道,路是黃土夯的,算作平順。

出門在外,江涉本就不打算用什麼飯了,未想到,竟然是浩浩蕩蕩這麼些人一起出行。李白和元丹丘更是置辦了好些東西,元丹丘缺了馬匹,嘟囔著說到下個縣城再去買。

於是中午,幾人便停在附近的一個村子裡,借了幾個地方。

他們人高馬大,又帶著馬車,瞧著讓人生畏。

問了幾戶人家,才得以入門。

正是此村大戶,姓趙,年歲三十幾許,膝下有二子二女。家中有個夫人,還有位老太太。

見到這幾個客人,幾個孩子都好奇張望。

村裡少有人來,少見外人。更何況他們還有貓,還有馬。

那就更稀奇了。

江涉笑著拂過稚子想要摸貓的手,溫聲道:“這貓喜歡自在,恐怕不喜與人過於親近,小娘子莫要傷到自己。”

那小娘子一身襦裙,梳著雙髻,腦袋上戴著紅色的絨花,一看就是疼寵的女兒。

趙二孃一眼不眨盯著貓兒。

很小聲問:“二孃不摸它,可以在這看看它嗎。”

“當然可以。”

這趙莊主很是熱情,給的飯食都是好的,桌上還有一碗羊湯,幾人整頓行囊,短暫歇歇腳。

飯菜還沒上齊。

李白與趙家借了桌案,從箱籠裡尋出筆墨和紙來。

簡單把事由寫給了孟浩然。

又添上一句,此去一年,院中還有桃李石榴可熟,滋味甚佳,孟夫子可以一嘗。

又笑道,離開的時候,聽見了打鼓敲鑼的聲音,好多人祭拜。聽鹿山神說是刺史和縣令想要為江先生立廟。

那些人卻不知他們遊歷于山林之間。

仙凡之別。

也就在其中得見了。

李白落筆極快,和寫詩一樣,幾乎不需要思考,一揮而就,而從人倚馬可待。他寫完吹乾上面墨跡,收進箱子裡放好。

李白問趙莊主:“最近的驛站還有多遠?”

“約莫十七里,客人一直往北走便是。”

此時驛站三十里一駐,根據南北和地方差異會有不同,但襄陽這邊是通衢之處,往來商路頻繁,驛站設立便嚴格遵循此法。

趙莊主遠觀這幾人,氣度不凡,衣衫樣貌,瞧著是讀書人,身邊又有一個老翁,年歲極大,一舉一動讓人心顫。

莫怪乎其他村戶人家不敢相迎。

這些人攜帶之物必有貴重的,還有一位耄耋之年的老者,若是出了什麼差池,那要如何算?

趙莊主問:“幾位客人要往何處去?”

江涉道:“去洛陽。”

趙莊主撫須:“洛陽好啊,是去尋親訪友?”

江涉笑了笑。

趙莊主就像得了什麼答覆似的,他見幾人是讀書人模樣,又把兩個兒子叫過來,大的十三歲,小的九歲,都是虛歲。叫他們背《尚書》和《孝經》給客人聽。

兩個小兒正在外面瘋了一樣跟馬玩。

被下人抓來過,大兒子有些發蔫,小兒子周身像是刺蝟一樣,怒髮衝冠,就快要噴火了,兩人還惦記著外頭的大馬,一時不定神。

見到是客人,才開始背書,神情有些可憐。

江涉不禁笑了。

他打斷小兒背誦,道:“鄉先生兒女教導的好。”

趙莊主紅光滿面,理著衣袖,直笑,嘴上自謙:“哪裡哪裡,都是兩個小災星,成日淨是讓人操心不斷。”

說了許多話,幾人有些熟悉了。

趙莊主想了想,格外勸說一句。

“這話按說是不當講,但今日幾位客人要不在此歇下,明日整裝待發,再行路到下下個驛站,中途莫停。”

“客人是不知,那近處的驛站這兩年可鬧鬼,有說道著!”

趙莊主看了一眼幾人,目光落在那老者身上。

勸說道: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