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房在清虛觀最裡面的地方,不似前面大殿常有香客往來。
下午日光穿透竹林,照的葉片明亮生輝,在風中搖曳,灑滿碎光。與嘈雜的外面相比,格外清幽,天地似有靜氣,可以聽到萬物的聲音。
江涉對丹道並不瞭解。
和煉丹相關的,只能讓他想起歷史中許多皇帝,或是文人道士痴迷長生,修學方術,服丹中毒而死。
但與這方天地打交道久了,見識到真有神鬼靈異之說,又聽了不少煉丹修道的法門。
觸類旁通,也生出些想法。
可以一試。
清虛觀的丹室不大,只有兩鼎小小的藥爐,列在架子上,小道童打掃的時候偷了懶,已經生了許多灰塵。
江涉用手輕輕拂過,撿了個頗有古趣的銅爐。
老觀主拄著杖,和地祇山主一起站在門口看著高人挑選。
他今日心神耗費頗大,先是看著觀中弟子開壇做法,又是覺察到此地山主將至,又與眼前這位不知來路的高人聊了許久,得知少時恩人身份,心神波動太大。
上了年歲本就精神不濟,已經有些疲乏了。
老道問:“我清虛觀的丹室小了些,先生可需另擇壇場,布製法器?”
“不必了,這裡就很好。”
面對著丹爐。
江涉並沒有先燃火,也沒有放入金石或是煉丹所需的材料。
他的心很靜,坐在室內,聽著山野的呼吸。
而在凡人看不見的地方,風聲流動,天地間的青氣,穿過林間每一棵樹的葉梢,穿過流淌的溪流和魚群,穿過野鹿猛虎,蛇蟒猿猴。
從山上每個香客、道人、樵夫、獵戶的身邊一掠而過。
甚至更遠處,漢水穿城而過,青氣匆匆來赴。
元丹丘正跟連嶽道長說話,忽地抬起腦袋,左右看了看,不知發生了什麼。
香客們也嘀咕:“哎,你覺沒覺著剛才吹來一股風,感覺怪舒服的。”
而丹房前。
觀主只覺得忽然吹來一陣清風,通身舒爽,沁人心脾。
望向丹房,心中各種思索。
一旁,地祇山魈身為此間神靈,山川之主,感受更深。他挺直脊背,目光直直望向室內,不遺漏仙人的每個舉動。
江涉趺坐,閉目聽著這座山,這座城池的呼吸。
彷彿此方天地,也感應緣法,不捨千山萬水,萬里來赴。
身同天地,無處不載。
老觀主說的那些話給他啟發。若是棄用金石,不取草藥。
純粹以天為鼎,以地為爐。
採天地青氣,調和陰陽。
是否也可成丹?
江涉坐于丹室,而清風自來,青氣不僅填滿小小的藥爐,填滿丹房,也近乎填滿了這座山。
呼吸之間,頭腦清明,身心自由。
老觀主周身忽地一輕,像是第一次看清了這個世界。
鳥雀鳴叫,風吹林間。
山野滔滔而過。
對比之下,才覺得此前吐息何其笨重。
他不禁道:“這是……”
地祇緩緩吐出一口氣,周身連發絲都覺得舒服清爽,濁氣下沉,清氣漂浮。
地祇山魈道:
“神仙之術,你我二人,今日見矣。”
“此間聞道,觀主請細瞧,這是終生難遇的道法。”
老觀主不由問:
“凡人如此,仙神也這樣以為嗎?”
地祇山魈嘆息:“與這樣真正逍遙物外,真正得道的遊仙人相比。”
“你我皆是求道中牙牙學語的稚子,又有什麼分別?”
“得睹大道,幸何如此?”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