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當神仙

第53章 王維食不下咽

總體算下來也不過八九千字,墨跡七十來頁,讀的也快。魚肉還在鍋中燒,粟米也在煮著,就大致翻完了一遍。

老鹿山神感慨。

“走錯路了。”

這段時間,李白和元丹丘見識到不少仙道奇聞,甚至與山神鬼怪同遊,以為修道便是這樣精彩。

途中有精魅,有妖鬼,有宴席,有美酒。

讀完這一本手札,閱過金元上人周陵的一生。才想到那狷介的邪道人,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心崇道,捨棄凡俗的弟子。

心中不免觸動。

李白想起那殿中的枯骨。

修道一生,所有的痛苦和執拗全都消失,最終被風吹去,化作泥土灰塵,潤澤山川草木。

老鹿山神常年為山間異獸講道,更明白入道的艱難。

見他們有些恍神,便靠坐在椅上。

笑問:“可有何種所思?”

元丹丘嘆息。

他道:“我曾經聽太白說那猛虎談論死生,心裡讚歎,以為妙絕。先生也說,這種想法屬於上乘。”

“但如今來看,這周陵昔時也是看淡死生,不懂常人為何惋惜。歷經幾次至親生死,自己也到暮年,才逐漸意識到大道艱難,人事繁複,而自己已經錯過了一生。”

“是人都會如此嗎?”

樹影蔥蔥,江涉靠在憑几上,聽著老鹿山神如何說。

老鹿山神仔細想了想,沒有輕慢去回答,一字一句說的很慎重。

“多半是這樣的。”

“所以上乘很難。”

“你看稚子年幼時,喜上山爬樹,喜下河摸魚,常人瞧見危急,他卻渾然無畏。”

“少年人讀書,讀司馬公論死生‘人有一死,或重泰山,或輕鴻毛’,讀項籍垓下歌。都是意氣風發,豪情萬丈。”

“俯觀萬物,擾擾焉如江漢之載浮萍。”

“到了年長,知世事艱難,功名錢財誘人。”

“便有另一重想法。”

李白問:“等快死了,便是那周陵說的,見死之將至,惶惶畏懼?”

老鹿山神撫須,頷首。

他道:“凡人呢,過的差的,生活困苦,恨不得早二十年去死。過的好的,還想繼續享樂,所以煉藥服丹,求仙問道,想要延長壽命。”

“修道中人便不是這樣了,畢竟,真有法子可走。如此,雖斷絕了道途,但也可以延壽幾年。”

“若是幸運些的,也可以領受詔令,被官府立為城隍、為地祇。”

“便是兩位小友,這兩月所見之流。”

“所以大道向來隱蔽,天下行小道者眾。”

“就連我,也不能看脫壽數。”老鹿山神說的坦然,“不然也不會在這裡同遊了。”

江涉坐在樹下,聽著幾人說話,不禁一笑,端起水碗喝水。

他明白,老鹿山神說的是很真心,很坦然的話了。

能明悟到這裡,已經極為難得。

也不負其八百年修行。

滿院的風吹來,都是魚肉的香氣。張家嫂子把飄香的魚湯端過來,招呼客人來吃。又去菜園摘了菘菜和韭菜,燙過了盛在盤裡。

主食是粟米飯,也就是黃梁飯,是鄉下人家常吃的。

飯桌上,張父問幾位客人。

“客人是要遊歷到何處?”

江涉道:“先去洛陽,歇息一陣,再到兗州去,瞧瞧泰山。”

張父呦了一聲,“要去那麼遠?路上可難著,得多小心些。郎君是哪裡人?”

“之前在蜀中住過幾年。”

張家嫂子不住給客人添飯,在旁邊想起來說,“俺聽里長和村長說,皇帝今年也得去泰山,讓俺們有什麼稀罕玩意都跟他說說,里長好報到上頭去。”

鄉下人不知道啥叫祥瑞,只知道是稀罕東西。

江涉笑了笑。

他問:“此地離洛陽近,幾位去沒去過洛陽瞧瞧?”

“郎君是想打聽路?”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