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唐朝當神仙

第82章 玄宗,岐王獻寶

“只不過是一個山人罷了。”

這便是承認,傳說裡那路過襄陽的異人是他……想起那些聽說到的術法,真是高人。師長端詳了半晌,心中驚異,許久才能壓下來。

最終,他拱手行了一禮。

慎重說:“道友好。”

江涉回禮:“道友也好。”

對方問:“可真有山神地祇夜宴?”

“有。”

“真有道法能讓人入夢四十年?”

江涉並不居功:“承蒙那些螞蟻收留一程。”

原地瞧了一會小兒學術法,他又跟三水一起看了雲夢山的山泉,還有一小段瀑布,確實是個好仙府,在凡人眼中,也算洞天寶地了。

回到屋子裡,江涉坐了一會,忽然想起一事。

他把自己做的那本筆記手札拿出來,想看看上面有沒有更新。

從襄陽出來也有幾個月。

這段時間,剪紙成過紙驢,還撞過鬼,見過城隍,也見了兩個走入左道的邪道人。看到了唐代的道士煉丹。一想經歷也是很豐富,上面應該添了不少內容。

……

“襄陽縣北,有村曰西柳。村中趙氏,家頗豐,育二子二女,性豪邁。一日有遊人過其門,趙公請入,具酒饌款之。”

“將別時,幼子豔羨門外駿馬,遊人乃剪紙為驢,噓氣成真,舉座皆驚。探門外,不見高士蹤影。”

“里正聞之,獻此紙驢於上。”

……唔?

紙驢被沒收了?

看來趙家那幾個孩子沒得玩了。

江涉心裡替那幾個小兒遺憾了下,稍稍掐算,搖搖頭。

又翻過幾頁,看到上面寫的文字,俱是這一路見聞,金元上人的事和雲夢山都有記載。

他打量著這個手札。

怪哉,往後出門還跟著一個史官。

……

……

七八日車程外,下午的日光照著大明宮的瓦簷,明亮生輝。

原本的太極宮地勢低窪,潮溼悶熱,暑天更是像個蒸籠。從高宗開始,大唐的皇帝就喜歡在大明宮聽政。

其中,紫宸殿位於宣政殿北側,屬於內朝,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召見重臣的地方。

皇帝召見完中書令張說,聽了對方關於封禪的稟報,正是腦袋發脹的時候,就召見崔九過來說話。崔澄這傢伙是他在藩邸時的朋友,向來能說善辯,生性滑稽愛開玩笑,剛好可以放鬆心情。

內侍和宮女們行走無聲安靜,站在外面值守的侍衛能聽到紫宸殿內傳來大笑聲。

崔九閒趺坐,吃著進貢的瓜果。

他笑說著賠罪,也沒起身。

“臣才得到洛陽的訊息,犬子同河東王打了一架,幸好岐王寬宏大量,河東王也手下留情,沒惹出什麼事端。回去臣便訓斥他,與河東王賠禮。”

皇帝早就知道了,不以為意。

只有提起河東王,他皺了皺眉。

崔九笑問:“三郎又有煩心事?”

皇帝松閒靠坐在象牙席上,按了按額頭,嘆了一口氣,說:“老四身子不好,他這兒子……不提也罷。”

見過不成器的宗室子弟,但都沒有這樣不像話的。

崔九問:“岐王身體……”

“已經派太醫去看,說是飲酒過度,反而不好。”

崔九見皇帝不想多提,轉而說起旁的事來逗趣,又讓梨園的樂師過來奏樂。曲譜是最近長安和洛陽流行的調子,或恢弘華美,或仙氣飄飄,俱是堂皇大氣。

皇帝閉著眼睛聽,他對樂曲造詣甚高,聽到其中一首。

“這是什麼曲子?”

崔九道:“說是有個襄州人遇到神仙的故事。”

他把詩文唸了一遍。

皇帝起初還興致勃勃,聽到最後一句“古來聖賢皆死盡,唯有飲者留其名”,哂笑了一聲,重新靠回象牙席上。

“好個狂生。”

“孔子孟子沒有留名,還是漢文和高祖太宗沒有留名?”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