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倏忽來去,周巖已經恢復如初,還能自蛇谷取蛇膽強筋健骨,以搬運氣血滋生內力,他怎會錯失這練功機會。
他讓傻姑練刀之後自行休息,他再度到山谷。
朦朧的雨霧中,大雕還在山崗。
雕如今看我,應是似看獨孤求敗在洪濤練劍。
周巖一笑,躍上巨石。
洪水見漲,氣勢澎湃,他沒入水中被衝出剎那,以“摧堅神爪”扣住石壁穩住身子,站起來時,激流齊胸。
他凝氣守中,雙足穩穩站定,視線內的大浪如一面鐵扇揮了下來。
“密雲不雨”,掌式推出,一道水幕炸開。
洪濤激流中周巖勤練不輟。再自“魚躍於淵”此招領悟“塌勁”之妙,氣下沉,邁步如耕犁,有吞狼咽虎之勢。
“降龍十八掌”之“時乘六龍”,辭曰:時乘六龍以御天,此招道浩然,其勢之大,蓋地鋪天,為降龍十八掌最有王道正氣的一招。
周巖在子夜時分,出水調息,再度入水,領悟此招精髓的“合勁”,內外合一,四肢由外向內合攏,外勢與內氣同時聚合,出掌如風雷暴起。
……
大雨初歇,晴空一碧。
谷中洪水減退,猛地積水深處蕩起兩道水龍,豔陽高照,自稍遠處看去,山谷掛了雙虹。
周巖大笑一聲,自水中躍上岸來。
“降龍十八掌”之“雙龍取水”攻勢一分為二,他悟自其中領悟“捋勁”。
這場暴雨持續五日之久,周巖在水中練功,竟前前後後自“降龍十八掌”中領悟“崩勁”、“擠勁”、“纏勁”、“塌勁”等十種用勁妙法。
“降龍十八掌”造詣已然不俗。
而諸如“崩勁“、“纏勁”的融會貫通又可提升他所學拳法、散手的威力。
這番修行,周巖對於“勁”的理解,實不亞於尋常環境中數年頓悟。
大雕風雨無阻的守護著。
他躍上岸來,神鵰低鳴數聲。咬住周巖的衣角扯了幾扯,隨即放開踏步便行。
周巖知其意。跟隨而行。
一雕一人穿過整條山谷,又轉到一處深谷之中。來到一個山洞前。雕在山洞前點了三下頭,叫了三聲,回頭望著周巖。
他進入洞中,見除了一張石桌、一張石凳之外更無別物。洞角有一堆亂石高起,極似一個墳墓。
大雕對著亂石低鳴幾聲。
周巖上前,亂石後方的壁處有數十餘字,下面落款“劍魔獨孤求敗”
“雕兄,你便是在守護這位獨孤前輩?”
大雕低鳴。
周巖退後兩步,衝著亂石堆三拜,隨後道:“雕兄,在下要回中都,改日得閒或走鏢過襄陽,再來探望你和獨孤前輩。”
大雕輕微嘶鳴數聲。
人、雕分別,周巖和傻姑匯合。
他再入蛇谷,深入數里,取十多枚蛇膽,抓了兩條遍體金光閃閃的毒蛇。
出了山谷,他便見傻姑和大雕在一起。
“大哥哥,雕兒送劍來了。”
周巖楞了一下,神鵰口銜一劍,疾奔而來。
但見神鵰口中長劍露出流白鋒刃,日光傾灑,青光閃閃。
周巖一笑,這是獨孤求敗弱冠前以之與河朔群雄爭鋒時所用寶劍。
雕兄,你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