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今日典禮的主角,朱元璋的孫子,朱標的庶長子,朱允炆。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膺天命,御極二十五載,夙興夜寐,兢兢業業......”
公鴨嗓太監大聲宣讀著手中明黃色聖旨內容,朱允炆越聽心中愈發激動,卻也極力剋制表面冷靜。
其實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皇太孫這個位置是不可能落到他的頭上,或者說怎麼也不該輪到他當國本儲君。
因為他的生母呂氏是側妃,也就意味著朱允炆的出身,是庶子。
千古以來,漢家王朝講究立嫡立長。
大明朝最名正言順的皇位繼承順序,是他的父親朱標,然後是他的大哥朱雄英。
二人分別對應嫡長子、嫡長孫。
偏世事難料。
朱雄英幼年夭折,朱標英年早逝,諸般種種打破了朱元璋原有的計劃。
在經過深思熟慮,多方考量後,朱元璋決定冊封朱允炆為皇太孫,成為大明國本。
從無人注意的庶子即將走到大明權力的巔峰,朱允炆很難不為此感到激動。
“今,皇太子標英年早逝。
為大明未來計,為天下萬民計。
封皇長孫允炆為皇太孫,以固國本,洪武二十五年九月十三,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
萬眾矚目下,朱允炆轉身走到自己皇祖父的身前雙膝跪地,雙手舉過頭頂。
朱元璋面色肅穆,從旁邊太監小心捧著的木盤中拿起刻有‘東宮之寶’四字的璽印。
聖旨雖宣讀,但唯有將這東宮之寶放入朱允炆的手中,這皇太孫冊封典禮才算完成。
然而,就在璽印距離朱允炆雙手僅有一寸之時。
天空中陡然傳來一聲巨響。
饒是朱元璋戎馬一生,城府極深,也被這般動靜嚇了一跳,抬頭看去。
白色流光匯聚,逐漸形成巨大光幕。
“天降祥瑞,這是上天在示意吾大明當興啊!”
吏部尚書詹徽反應迅速,五體投地大聲高呼。
其餘文臣見狀,亦是緊跟著一起跪拜。
“天降祥瑞,臣等為陛下賀,為大明賀!”
對面以宋國公馮勝、涼國公藍玉、穎國公傅友德為首的開國武將勳貴盡皆面色陰沉,卻也只能跟著跪下。
站在漢石白玉臺階上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一眾藩王面面相覷,但最後也是齊齊出言恭賀。
要說此刻最高興的,非朱允炆莫屬。
冊封皇太孫之日天降祥瑞,說明什麼?說明上天在預示大明將在他的帶領下走向興盛!
朱元璋端坐在龍椅上,聽著紫禁城外不絕於耳的驚呼聲,面色陰晴不定。
所謂天降祥瑞這種事情,他是不信的。
他只知道,天生異象,禍福難測。
【各位看官大家好啊,在下是歷史區新晉UP主‘大明第一帶路人’。】
【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統天。】
【大明,一個讓整個藍星銘記至今,開創了華夏漢人王朝有史以來版圖最大,影響最深的朝代。】
【而說到大明朝,繞不開的便是我們漢人那被譽為千古一帝,華夏聖主,長生天化身,上帝代言人,最強碳基生物,萬國之主的老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