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讓你就藩,你海上日不落?

第2章 庶子矯詔,咱老朱是千古一帝?

“哈哈,乖孫啊咱的功績是不小,但誰又保不齊大明後世之君的功績比咱更盛?”

朱元璋笑道:“那千古一帝說不得是你也不定。”

這話一說出來,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以及宋國公馮勝、涼國公藍玉、穎國公傅友德等藩王武將勳貴盡皆暗暗撇嘴。

千古一帝?他朱允炆也配?

宏大音樂繼續奏響。

【說到這裡,想必大家都知道我說的是誰了。】

【沒錯,他就是大明朝官方記載的第二位皇帝,大明太宗文皇帝!】

許多人立時傻眼,紛紛將目光投向跪在龍椅前的少年身上。

燕王朱棣:“什麼情況,這個庶子還真是千古一帝?他憑什麼?”

朱棣的心聲也是許多人的心聲,甚至站在朱允炆這邊的文官裡也有不少人有著同樣的疑惑。

後世之君的功績會比開國之君大嗎?

會,這種情況不少。

可在場之人還真想不出朱允炆何德何能,竟比朱元璋這位開局一個碗,紫金山上建元洪武的大明開國之君功績還大。

都說三歲看老,就朱允炆從小的性子,就能看出他未來必不可能是開疆拓土的君王。

不開疆,不拓土,安能稱千古一帝?

看著欣喜若狂的朱允炆,朱元璋頗為疑惑,在他看來,自己這孫子未來只能當守成之君。

剛才說他有可能是千古一帝,完全是戲言,不過是鼓勵罷了。

莫非大明第二位皇帝,大明太宗文皇帝並非眼前的乖孫,而是其他人?

朱元璋虎眸掃視下方的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等一眾藩王。

感受到嚴父慈愛目光,眾藩王心中全部一緊,畢恭畢敬,不敢有半分不敬。

朱元璋見狀心道:“咱這些兒子可沒這個膽子在咱還活著的時候造反,難不成是咱死了以後?”

“不對,天幕中那人都說了是大明官方記載的第二位皇帝。”

“太孫乃是國本,靈前登基合情合理,若有逆賊篡位,總不能讓天下士人都為其改寫歷史。”

【說到我們這位老祖宗啊,他其實一開始距離大明的皇位頗為遙遠。】

【因為他,是庶出!】

【大明朝遵循立嫡立長,有嫡在前,老祖宗本無成為皇帝的可能。】

【然世事難料。】

【懿文太子的英年早逝,打亂了太祖皇帝的所有計劃,也讓大明朝的軌跡發生了偏移。】

朱允炆是越聽愈發亢奮,面紅耳赤,恨不得當場躍起,揮手朝眾人高喊。

沒錯,說的就是我!

一時間,他已經在腦海中幻想起朱元璋駕崩,自己登基稱帝帶領著大明朝走向興盛,萬國來朝,萬萬臣民拜旒冕的景象。

【上馬打天下靠武將,下馬治天下靠文官。】

【懿文太子薨了後,太祖皇帝基於平衡宗室、朝堂,二代君主當守成的想法。】

【最終經過深思熟慮,多方考量,選擇了皇孫朱允炆,冊封其為皇太孫,成為大明儲君。】

【然而事實證明,這位皇太孫的保守太過激進。】

【隨著太祖皇帝愈發老邁,朱允炆開始按捺不住躁動的心。】

【太祖皇帝駕崩後,留下的遺詔命朱允炆靈前繼位,諸藩不得入京祭拜,哭臨本國,是日即斂,停靈六日下葬。】

【也正是這道遺詔,將朱允炆釘在了恥辱柱上。】

【史稱,庶子矯詔!】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