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讓你就藩,你海上日不落?

第9章 瓊州海峽,遇龍吼船!

翌日。

兩道聖旨自奉天門出紫禁城。

一道是太子妃呂氏,教子無方,貶為庶人。

一道是皇孫朱允炆大不逆,不敬上,降爵為輔國將軍。

呂氏沒人在意。

關於朱允炆的聖旨引起了武將勳貴和文官集團的不滿。

武將勳貴不滿,是覺得這樣的懲罰太輕了。

再不濟,也應該貶為庶人,圈禁起來才對。

文官不滿皇帝不應以人未有之事,而降罪於人,認為朱允炆無罪。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奏書堆滿了御案,朱元璋全部無視。

與百官不同,底層百姓更在意的是瓊王朱楨。

天幕裡的後世人已經明確說過了,大明就是在他的手中興盛,開創了華夏漢人王朝前所未有的疆域版圖,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

加之皇宮中又傳出了皇帝不日將要乘船出海,前往瓊州島的訊息。

一時間,關於皇帝是特地前往瓊州傳皇位給瓊王的猜測甚囂塵上。

武英殿。

朱元璋召集了諸多大臣。

“過兩天咱準備出海去瓊州府一趟,老哥哥,你得留下幫咱家老五。”

鬚髮皆白,拄著柺杖的信國公湯和拱手:“臣必定竭盡全力。”

朱元璋託其起身,拍了拍湯和的手背,兩兄弟的感情盡在不言中。

此次前往瓊州,朱元璋決定讓五子周王朱橚留守京城,暫時監國。

朱元璋與馬秀英嫡子共五人。

嫡長子已逝懿文太子朱標,嫡次子秦王朱樉,嫡三子晉王朱棡,嫡四子燕王朱棣,嫡五子周王朱橚。

之所以讓五子朱橚留守京城監國,只因在尚存活於世的嫡子中,這位勉強還像是個人。

“遇事不決,多問問你湯伯的意見。”朱元璋對身旁的朱橚囑咐道。

朱橚當即向湯和躬身拱手:“勞煩湯伯了。”

湯和擺手,言受不得周王大禮。

除了信國公湯和,朱元璋還安排了穎國公傅友德接手京防,宋國公馮勝駐守宮門。

這三位,皆是現如今大明武將勳貴中最為強悍的存在。

南征北戰,立下無數功勞(湯和有少許水分),在軍中影響力極大。

有他們輔佐坐鎮,短時間內壓制住朝臣,京城也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隨後又讓吏部尚書詹徽、刑部尚書楊靖等六部尚書、左右侍郎,都察院左右御史,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等主官拜見朱橚。

命他們在自己離京的時日裡好生輔佐周王監國,不得怠慢、翫忽職守。

又讓錦衣衛時刻監察,旦有異動,立刻彙報給周王和信國公。

將一切都安排好。

兩日後。

一艘長148米,寬60米的四層巨大木製帆船停泊於連綿長江水面上。

這是偽漢陳友諒被殲滅後,遺留下來的戰利品,被稱之為寶船。

旌旗飄揚,儀仗威武。

龍旗大纛下,朱元璋換下往日龍袍,穿著樸素布衣。

然而,人的氣質不因衣物改變。

即使不穿龍袍,他身上那股鐵血皇帝的威勢仍舊,一個眼神,便能讓人膽寒。

周王朱橚領著百官目視皇帝登臨寶船,十二張巨大帆布升起,江風呼嘯。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恭送陛下!!!”

寶船揚帆起航,沿著翻湧長江順流而下,直奔汪洋大海。

然而,才登船沒多久就有人遭不住了。

“嘔~”

甲板上,往日裡驕橫無比的涼國公藍玉面色蒼白的扶著船體,口中不時噴吐出惡臭之物。

“哈哈,涼國公你平日裡不是橫的很嗎?怎麼坐起船來像個娘們啊?”

“嘖嘖嘖,還真是讓人沒想到,原來咱大明威名赫赫的涼國公,竟然暈船啊!”

朱元璋聞訊趕來,正好看到一群人在甲板上出言嘲笑藍玉,其中以他的兒子秦王朱樉、燕王朱棣最為囂張。

當即臉一黑,快步上前給這兩個逆子後腦勺一人來了一下。

“啪!”

“啪!”

兩人頭都不用回就知道來人是誰,在這艘寶船上敢打自己的,除了自家老頭子沒有別人了。

“全都給咱滾回船艙!”

除值守的將士外,其餘人全部快速離去,跑的最快的還是皇帝的兒子。

“嘔~”

看著還在嘔吐的藍玉,朱元璋微微搖頭。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