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平城遂再次回到燕王朱棣的掌控中。】
噗呲——
不知是誰突然笑出聲,就像是訊號。
隨即,諸藩和一眾武將勳貴全都憋不住了,奉天殿廣場上笑聲不斷。
“老四,幹得好!”
“四哥你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身邊兄弟們的讚揚並沒有讓燕王朱棣感到高興。
因為天幕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大明朝千古一帝的老祖宗另有其人,也就意味著他朱棣沒能當上皇帝。
【解決完北平城中的內患,燕王朱棣準備根據皇明祖訓,以清君側之名,奉天靖難。】
【其實就是造反,只是為了師出有名。】
【可惜,他慢了一步。】
【偽帝元年六月二十九。】
【受建文偽帝詔命,時任兵部尚書,參軍國事齊泰攜千名官兵前往老祖宗封地。】
【欲強行將老祖宗押往南京城,接受建文偽帝的審判。】
【然而,他們低估了老祖宗的實力。】
【在許多人看來,老祖宗是太祖皇帝所有子嗣中最弱的藩王。】
【封地偏僻,常有土民叛亂,倭寇入侵。】
【當齊泰攜千名官兵乘船於海上,與噴吐著滾滾黑煙,發出陣陣龍吼的鋼鐵鉅艦相遇。】
【當後膛步槍發出雷鳴。】
【前一秒還自恃天子使者,高高在上的齊泰,下一刻變成了階下囚。】
【老祖宗得知訊息後,決定即刻發兵南京。】
【與燕王朱棣準備打著清君側,奉天靖難的口號不同。】
【老祖宗釋出討賊檄文,直言建文矯詔篡位,謀害親族,今當肅本正源。】
【鋼鐵鉅艦航行至長江口,逆流而上。】
【偽帝元年七月初五。】
【威武大將軍炮化作晨鐘,讓建文偽帝自美夢中驚醒。】
【八百。】
【這是個神奇的數字。】
【唐朝太宗文皇帝李世民以八百重騎兵破十萬大軍。】
【大明太宗文皇帝則以八百步槍兵破開了南京城的大門。】
【帝攜神兵天降,京師萬民恭迎,百官喜迎天子,建逆驚於帝天人之資,惶恐請罪,欲自絕於宗廟。】
【嗯,以上是某位文官的說法。】
【實際上,在入南京後,文官集團極力反抗,建文偽帝號召全城百姓奮起抗賊,命武官攜軍隊駐守紫禁城。】
【然後,老祖宗沒有遭遇到任何抵抗。】
【提六部尚書官階至正一品,恢復薦舉制,奪取五軍都督府兵權。】
【種種舉措為建文偽帝贏得了文官集團的讚賞,也換來了武將勳貴的失望。】
【以曹國公李景隆、長興侯耿炳文為首,武將勳貴門全在家閉門不出。】
【建文偽帝見大勢已去,縱火焚燒紫禁城,大火熄滅後,其人已不知所蹤。】
【後,在百官勸諫下,老祖宗登基稱帝,成為大明官方記載的第二位皇帝。】
【改元天盛,是為天盛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