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問題是這位朱家老四的王妃,是已逝中山王徐達的嫡長女,聞戰而喜,常親自帶著親兵衝鋒在最前線,屁股天生歪向武將勳貴一邊!
任意一個當皇帝,對文官集團來說都不是好事情。
他們決不能讓朱允炆之外的人當儲君,做皇帝。
“天下豈有因為人還未做之事,而獲罪的道理?”
站在文官佇列最前方的一道身影站了出來,人群隨即朝其投去目光。
此人名叫詹徽,現任吏部尚書,乃是文官領袖。
被全場矚目,詹徽絲毫不慌,朝著龍椅上的朱元璋躬身拱手。
面色肅穆,擲地有聲。
“陛下,且不說這天幕後世人所言是否為真。”
“太孫此刻並未有過大不敬,大不逆的想法,更從未做過。”
“是以,臣認為不應責怪。”
“正所謂,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天幕的出現,臣覺得是一件好事情,讓太孫殿下能警醒自身的一言一行。”
“想來,這是上天在眷顧太孫殿下!”
刑部尚書楊靖立刻附和。
“臣亦是這般認為!此乃上天警示,亦是上天眷顧!”
兩位大佬已經開了頭,其餘文官紛紛跟隨。
一時間。
朱允炆彷佛不是矯詔謀逆之人,而是上天庇佑的祥瑞。
別說朱樉、朱棡、朱棣三位藩王,武將勳貴都聽不下去這般不要臉的言論。
涼國公藍玉脾氣最為暴躁,指著詹徽的鼻子直接開罵。
“淦你姥姥,你們這些文官無恥的老子都看不下去了。”
“還上天眷顧?”
“一個矯詔,不準子祭父,讓祖父七日下葬的不孝、不敬、不逆之人,你們到底哪來的臉說他是上天眷顧?”
早已告老還鄉,因為太孫冊立特地進京的信國公湯和笑呵呵的摸著鬍鬚。
“涼國公你怕是不知,他們這些儒家不要臉是有根源的,畢竟他們奉若神明的某位聖賢的後人就曾經做出過認虜為君的事情。”
武定侯郭英佯裝不知,好奇問道:“信國公所言是何人?”
“想知道?去問對面那些不要臉,能把黑說成白的文官大人們啊。”
穎國公傅友德淡淡道:“只怕他們會不要臉的連自家聖賢祖宗都不認了。”
宋國公馮勝笑道:“這不是文官大人們的正常操作嗎?”
若說涼國公藍玉的粗言穢語傷害有限,那這四個老傢伙完全就是拿著刀狂插文官集團的心臟。
吏部尚書詹徽氣的面紅耳赤:“放屁!放你們孃的狗臭屁!”
眼看著大戰一觸即發。
朱元璋暴喝道:“都給咱閉嘴!”
“錦衣衛!”
時任錦衣衛都指揮使蔣瓛站在龍椅旁,聞言立刻站了出來,躬身拱手待命。
“再有咆哮朝堂,擾亂典禮者,立馬給咱丟進詔獄!”
“錦衣衛領命!”
螳螂腿,馬蜂腰,繡春刀,隨著蔣瓛衣袖一揮,近百名錦衣衛齊齊上前一步,對著一眾朝臣虎視眈眈。
場上,一下子就安靜了。
朱元璋冷哼一聲,抬頭望向天幕,他現在沒有心思去和下面這些人糾纏。
他只想知道未來的朱允炆究竟幹了什麼,所謂的大明千古一帝又是誰。
【太祖皇帝為何要廢了朱允炆這事我們後面再詳細展開,現在讓我們把時間線回到朱允炆繼位之後。】
【偽帝篡位,改元建文。】
【剛登上皇帝寶座,朱允炆便開始大刀闊斧的提升文官地位。】
【先將六部尚書的官階提至正一品,再將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分給兵部。】
【恢復了薦舉制。】
【霎時,文官重回宋朝的巔峰。】
【而在做完這些之後,朱允炆又幹了一件事情。】
【本來咱們老祖宗太宗皇帝是無心大明皇位的,就是在這件事情後,他才奮起抗爭。】
【這件事情就是,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