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抱著奶瓶打天下

第95章 上黨整軍(求首訂)

劉盛安頓好流民之後,接下來就開始大規模整軍了。

經過認真思考以後,感覺父親和大家說得沒錯,以現在自己的實力,無法長期供養十萬大軍,就別打腫臉衝胖子了。

要想保證小團體長期維繫下去,必須裁軍,保留精銳即可。

好在是,現在有地盤了,雖然只是一郡之地,但足夠安置裁撤下來的兵卒。

由荀彧負責安排,劃撥上黨郡可以耕種的土地給他們,也算一個不錯的歸宿。

在和匈奴大戰中,陣亡了三千餘騎兵,劉盛在長子城外建了一個英雄冢,將他們安葬在一處。

時常會有人來自發的祭奠,這些人享受享受香火供奉,算是死得其所。

劉盛帳下九萬多漢盛軍,加上張揚投降過來的四千上黨軍,足夠十萬之數。

戰馬合計四萬兩千匹,清理完匈奴大營軍資後,其它物資、糧草等,還算充足。

劉盛和諸將商議後,計劃保留三萬主力步卒,三萬主力騎兵,全軍共計六萬人。

一、主力步卒共兩萬五千人,于禁為元帥

旗下設立東方營、西方營、南方營、北方營、中方營,共五大方營,每營定員五千人。

每營中,有弓弩兵一千,刀盾牌兵一千,長槍兵一千,長刀兵一千,鐵甲長刀兵五百,輕騎兵五百;

其中,中方營,由於禁直接率領;

東方營主將程普、南方營主將眭固、西方營主將楊醜、北方營主將薛洪(原張揚手下武將)。

步兵營是大軍穩定陣腳,攻佔城池的主要力量,便宜又好用,按說可以多保留些。

但劉盛感覺,步卒在幷州戰場作用不是很大,因為面對的主要敵人是匈奴騎兵,才把人數降了下來。

所有步卒,除少量鐵甲兵以外,都身負雙層皮甲,頭戴銅製或皮製頭盔,防禦力槓槓的,遠遠超出其它諸侯步卒。

二、設立特種步卒三大營,每營定員兩千人,共六千人。

1、先登營:主將典韋

典韋登城很是積極,讓他在全軍挑選身子靈活,意志堅定的兵卒,組成先登死士。

配給最多的給養糧草,練就百戰強兵,專打攻城先登之戰。

先登營兵卒,清一水的鐵甲,以堅固的板甲為主,能扛住城頭石塊的撞擊。

單兵手持長盾,腰掛強弩,揹負大刀,還有鉤鎖等輔助工具。

有這群人在,破城之中必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

2、陷陣營:主將高順。

高順本就是陷陣營主將,以前只有七百人,酸棗會盟後,已不足五百人。

介於陷陣營強大的攻防能力,劉盛感覺,有必要讓高順重組兵擴大陷陣營。

要不是考慮錢糧有限,小崽子恨不得把全軍都裝備成陷陣營。

陷陣營兵卒個個身強力壯,孔武有力,紀律言明,悍不畏死。

單兵身批魚鱗輕甲,左手拿盾,右手持刀,戰力強悍,專打硬仗、惡仗。

陷陣營還屬於輕甲步兵範疇,輔以軍陣佇列,可固守陣線,可突破敵陣,急眼了,還能和騎兵抗衡。

3、攻城營:主將張揚

攻城營是以攻城為主要目設立的新兵種,裝備了好多這個時代沒有的攻城器械。

如:床弩、拋石機、回回炮、衝車、耬車等,幾乎涵蓋了所有令兵器時代攻城的利器。

都是劉盛按照前世電影中的記憶,照貓畫虎搞出來的,關鍵部件由工匠進行完善。

當他提出這個設想時,張揚眼睛瞬間就亮了,感覺這個特種營不一般,便自告奮勇,擔任主將。

其實,張揚主要是考慮攻城營安全,站在遠處釋放炮火、石塊什麼的,很拉風,若是遇到危險,還能第一個逃跑。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