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第一次出現了分歧,公孫瓚的離開,使盟軍諸侯再一次受到打擊,士氣再次低落。
別管怎麼說吧,伊闕關算是拿下來了,劉盛幾乎沒什麼折損。
還捎帶手收了兩個頂級武將,一個頂級軍師,還有三萬兵卒。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董卓逃走的時候,帶走了伊闕關內所有軍資儲備,沒給盟軍留下一點。
這使得飢寒交迫的盟軍,得不到一點補給,更是雪上加霜,菜粥都喝不起了。
慶功宴上,袁紹以水代酒,跟大家慶賀,酒水喝的寡淡無味,苦澀難言。
他屁股跟紮了針一樣,坐立不安,總感覺這盟主的位置,坐著不踏實。
畢竟自己手上只剩三千兵馬,還個個帶傷,手下諸侯們,越發不聽指揮,尤其是那個十九路諸侯。
盟軍的天變了,以後的行動,更多的要看小崽子的臉色行事,自己的話語權,已經可有可無了。
劉虞老登和兒子不知收斂,一唱一和,還在諸侯面前臭顯擺呢,把大家噁心得不要不要的。
正在諸侯們有一口每一口得喝著苦酒之時,盟軍斥候匆匆趕來。
“報,董卓令徐榮領三萬洛陽守軍及一萬伊闕關敗軍,共四萬人馬,列陣於汴水周邊。
徐榮已經在山林間佈置重重陷阱,欲阻斷我軍去往長安的道路。”
眾諸侯聞此,更是絕望,倍感壓力山大,本以為過了伊闕關,就能直達洛陽。
可誰曾想,前面還有數萬大軍阻攔,還佈置了陷阱,更有汴水阻擋,還有完沒完了?
劉盛小將軍也是一愣:“啥,徐榮這麼猛嗎?還有陷阱?
所謂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讓我們盟軍如何是好?”
元盟主看看孩子,試探著問道:“侄兒,我盟軍兵力不足兩萬,實力衰微。
看來此戰,還需要你的十九路軍出馬,辛苦了!”
劉盛才不願去趟雷呢:“啊盟主,這就不是辛苦不辛苦的問題。
主要是前面有陷阱,我即便人馬再多,也拍背後挨刀。
我看咱們打到此處,已經對得起天子和大漢江山了。
大家不如就此散夥算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正好,我也想孃親了!”
袁紹聽完這個氣啊,都什麼時候了,還要去找媽媽,玩呢?
可如今孩子已成氣候,強迫不得了,想要利誘,自己口袋裡也沒閒錢了。
他只好轉向其它諸侯:“不知哪位諸侯願意先行出戰,為我大軍探明前方虛實,掃除障礙?”
一連問了三遍,無人應答,大帳內靜悄悄,落針可聞。
這次,諸侯們不是裝鵪鶉,是真成了鵪鶉,恨不得把腦袋都鑽進褲襠裡,生怕被人看到。
這個時間段的曹操,依舊血未冷,還是大漢五好小青年,幹板國賊董卓的意志,依舊堅定。
他見帳內氣氛凝重,這麼下去不是回事,很影響士氣。
便主動站出來,想著有自己挑頭出戰,總會有幾路諸侯響應的吧。
“盟主,既然大家都被嚇破了膽,那就由我曹孟德前去赴死。
只是我手下只剩兩千餘兵馬,兵微將寡,戰力不足。
不知哪位諸侯,願意借我一些兵馬?”
袁紹聞此大喜過望,沒想到老曹會這麼腦抽,啊不,是高風亮節,也眼巴巴看著堂下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