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按照盟軍規矩,先把心中所想戰略,跟劉盛小軍師講了一遍,劉盛感覺妥當。
袁紹才對大家喊道:“現在,我們盟軍的攻城器械正在打造中,三日後,就能完成。
屆時,攻破虎牢關,將不是難事。
為了減少盟軍傷亡,我有意選派一路諸侯充當先鋒軍,率先攻打虎牢關,攪亂城關上的城防佈置。
隨後,大軍會全軍出動,全力攻城,一舉拿下虎牢關。”
眾諸侯聽完,紛紛點頭,都認為袁盟主的策略沒毛病,無可挑剔。
漢末這個時代,攻城拔寨都是這麼幹的,那率先攻城的人馬,說好聽點叫先鋒軍。
實際上就是先登死士,再說明白點,就是炮灰。
因此,即便盟主的策略雖好,眾諸侯也都不願意,去當這一路先攻城的炮灰。
接下來,袁紹進入正題:“不知哪位諸侯,願意充當盟軍先鋒軍。
率先攻打虎牢關,為我盟軍開路?”
眾諸侯一聽這話,又來了,趕緊進入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狀態,紛紛開始裝病、裝傻、裝聾,反正沒一個正常的。
袁紹看到熟悉的一幕,諸侯們又開始擺爛,也是撓頭,不得不開始點名。
“曹操,你兵強馬壯,手下有五千步卒,做我大軍先鋒,再合適不過了。”
曹操這次不裝聾作啞了,而是正面拒絕:“袁盟主,您也知道,我手下大軍,都是自籌錢財才組建起來的。
這先鋒軍何其兇險,怎麼能讓我這個花自己私錢的諸侯去做?
我若把人都打完了,可就什麼也沒有了,您覺得這合適嗎?”
袁紹嘆了一口氣,也感覺這麼做,有點過分:“啊,這個,好像是有點不合適!”
曹操接著說:“依我看,您還是選一州州牧、刺史或太守去吧,他們兵卒打沒了,尚有屬地賦稅支撐。
可以慢慢恢復實力,而我沒這條件。”
袁紹抽抽嘴角:“既如此,不知哪位州牧、刺史或太守願意出戰!”
有曹操開頭,各諸侯也不藏著掖著了,紛紛找理由,證明自己不行。
公孫瓚和劉虞這兩路只有騎兵的好說,一句我們騎兵不善攻城了事。
張揚的理由是:“我家步卒來自上黨大平原,都恐高,超過一仗高度,就頭暈,無法攻城!”
孫堅的理由是:“我家兵卒都是丹陽水軍,不善陸戰,根本不會攻城。”
橋瑁的理由更絕:“我們東郡兵卒,這兩天有點水土不服,四肢無力,吃飯都沒興趣,無力攻城!
等虎牢關攻下之時,我東郡兵卒的病,肯定能好!”
……
如此種種,諸侯們的理由千奇百怪,把各種不可能,百年難得一遇的情況,都展現了出來。
氣得袁紹狂拍桌子,卻也無可奈何。
劉盛樂呵呵在旁邊看戲,跟個沒事人一樣。
突然,豫州刺史孔由,突然發現最近比較火的十九路諸侯,沒有發言,便拍案而起。
“有了,我推舉十九路諸侯劉盛做先鋒軍,他家麾下兵強馬壯,定能勝任。”
諸侯們紛紛回過味來,就是啊,怎麼又把這孫子給忘了。
就讓他上,必須坑死丫的,看著就來氣。
劉虞老登見兒子別人算計,當場表示反對:“不行,我兒年幼!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