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抱著奶瓶打天下

第46章 兵發軒轅關

董卓有自知之明,知道謀朝篡政這事幹的有點大,已經失去了人心和道義,先自己底虛了一分。

再看山東盟軍那邊,那是同仇敵愾,不死不休的架勢。

自己女婿提前籌謀退路這事,也不是沒有道理。

但勝負未分就要籌謀逃跑,即便有理,也不是此時該提的,必須得批評。

“女婿啊,枉我這麼信任與你,緣何要坑我?

退路之事休要再提,我西涼兵馬強悍,段無失敗的可能,誰若再敢言敗,我定斬他狗頭!”

李儒被嚇出一身冷汗,連忙伏地告罪。

賈詡撇撇嘴,十分不恥,心道:狗腿子一個,沒品的貨,我還不說話。

董卓思慮一陣,打定主意,開始大規模調兵遣將。

令樊稠領兵三萬,楊奉為副將,去鎮守軒轅關;

令張濟領兵三萬,張遼為副將,鎮守太古關;

又令牛輔領兵三萬,李肅為副將,鎮守伊闕關。

再令李榷、郭汜、徐榮三人各領兵一萬,鎮守京都洛陽,安撫民眾情緒,穩定形勢;

他本人也咬咬牙,決定拖鞋胖身子,帶領呂布、胡珍、董璜三將及麾下兵馬,共計六萬人,奔赴前線督戰。

戰略部署完畢,諸將退去,各提兵馬,奔赴前線。

董卓在皇宮內左右溜達,依舊沒有睡意,又派人喊來段煨、董越二人議事。

“我把西涼軍最後的五萬精銳兵馬,全部交給你們二人,為我軍謀一條後路,汝二人可有異議?”

二人對視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中的驚愕,原來主公心裡也沒底啊。

“我等但憑主公吩咐!”

董胖子點點頭:“那就好,段煨聽令,給你兩萬兵馬,過函谷關,提前駐軍長安城。

入城後,要清理宵小之徒,引導輿論,梳理長安皇宮,不得有誤;”

段煨感覺這個差事不錯,至少沒有送命的風險,很愉快得就答應了。

“董越,著你領兵三萬,前往函谷關駐守,若我軍戰事不順,便接應我等入關。

然後封閉關口,阻擋山東諸侯於關外!”

董越得令,也拿著虎符,調兵去了。

函谷關在洛陽以西,位於舊都長安城和京都洛陽之間,乃千古第一雄關。

只要此關在手,就可以坐擁關中八百里大平原,進可攻,退可守,安枕無憂。

如此安排完畢,董卓才感覺穩了,摟著天子的皇妃,睡覺去了。

至於天子劉協,歲數也不大,妃子再好,他也不會用啊。

老董一點心理負擔也沒有,好感覺自己是在做好事,親身撫慰深宮怨婦那顆受傷的心。

賈詡回到府中,不斷嘆息:主公完全可以集中優勢兵力,和山東諸侯來一場硬碰硬的大決戰。

雖然不敢說百分之百能碾壓他們,但至少有八成勝算。

挺簡單一件事,主公非要搞這麼麻煩,又分兵又留守的,造成兵力分散。

這麼搞能打贏才怪,咱也不敢說。

其實,賈詡擔心的,不無道理。

董卓自進京以後,享盡榮華富貴,早已沒了當初的銳氣,總是患得患失,這才選擇了分兵把守策略。

他指望著每座關口都能發揮作用,逐步消耗盟軍有生力量,最終擊退盟軍。

即便西涼軍最終不敵,也能有個不錯的退路。

原歷史中,董卓也是這麼幹的,最後兵敗,帶著大部分西涼主力和天子逃走,又在長安把持朝政好多年。

盟軍這邊,在虎牢關修整幾日,便浩浩蕩蕩,朝著軒轅關進軍。

劉盛也得到了蛛網司回報,得知了董卓的戰略部署,還知道,軒轅關的守將是樊稠,副將楊奉。

本章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目錄
⚙️
設定
🌙
夜間
閱讀設定
背景主題
字型大小
A-
18px
A+
夜間模式
首頁 書架 閱讀記錄 書籍資訊